政府開放日本核食進口,其實只要把相關科學數據攤開,復以說明日方願意給我國的相應經貿承諾,相信國人大多也願意接受了。畢竟台灣國際局勢險峻,面對當前乃走入世界行列的最佳契機,自是不容因著小小的核食而錯過,是故縱有不滿,或也願意吞下去。  

執政黨的民代們實在不需要再派上早已退隱多時的「馬維拉」救援、扯出什麼「馬英九也希望儘快開放核食」的陳年往事,想著藉此打臉國民黨,但實則免不了陷入自打臉的窘境。畢竟,民進黨居然搶著實現「中共同路人」馬英九的政見,綠營人士自己聽在耳裡,都不覺得諷刺嗎?拿這樣的說法來堵國民黨的嘴,恐怕只是讓人看笑話吧! 

端看著朝野民代對日本福食宣布開放後的態度,仍舊踩住「食品安全」的底線,可以預見的,經過立法院的審議折衝,接續又會出現各種「自打臉」的細部規範。諸如學童營養午餐、托育幼兒園、月子中心、長照機構、國軍部隊、乃至於監獄看守所等,種種可以想得到的單位,應該都會立法祭出禁用的規定。  

但說也奇怪,不是說會在確保食品安全無虞的前提下才進口,則來自於日本的進口產品,是多麼高檔的食材,縱使拿來給孩子們加菜,也該是值得鼓勵才對,怎會悍然的杜絕呢?顯然即便是執政黨的委員,也還是半信半疑的心存疑慮吧!  

回到最初,開放日本福島五縣市食品的決定,並不是國人們愛吃,而是基於國際經貿談判下的折衝。既然如此,那就請告訴國人,這張「CPTPP」的門票,是不是最後一張(先前萊豬也說是CPTPP敲門磚)?抑或又是空頭支票,接續還需要像「集點」般,還需要更多點數、更多妥協才有機會入會?這些攸關台灣國際地位的進程,顯然政府都有說清楚講明白的必要。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