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19疫情蔓延,已經連5天破百本土病例。我是在第一線的急診醫師,近日,在第一線的我看到醫療資源嚴重被佔用、醫療量能分配不均的問題。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具有公衛專業的賴副總統,出來呼籲病患「分類、分級、分流」,前副總統陳建仁和前衛生署長李明亮也呼籲在艱難時刻要「拋開政治、合作無間」。如同給作戰前線的醫師打了強心針,更幫了最辛苦的醫護同仁一個大忙。

從公共衛生的角度而言,當前台灣的感染案例,幾乎全數來自英國變種病毒株。這個病毒株可怕的地方,在於其潛伏期長、且具有大量「高比例無症狀」的特性。但也因為現在流傳的COVID-19病毒,輕症比例相當高,通常輕症者可以在二週內症狀自行緩解。所以,要如何將醫療資源「用在刀口上」,無疑就是台灣防止這波本土疫情傳播的關鍵。 

賴副總統與陳建仁前副總統的呼籲,是公共衛生界經過多次實證有效的措施。醫學期刊研究指出,透過隔離檢疫,COVID-19 罹病人數就減少了44%至96%。面對此波疫情,疫情指揮中心也十分強調接觸者TOCC (旅遊史、職業史、群聚史和接觸史)的調查,就是因為國外許多案例顯示:「隔離」、「追蹤」、「施打疫苗」是防範COVID-19病毒最好的政策。在台灣疫苗「遠水救不了近火」的前提下,疑似確診者十分需要「分級」措施,輕症者貿然前往急診室,不僅排擠醫療資源,更會增加醫護群聚感染的風險。

桃園諾富特群聚事件,是台灣防疫的最大破口;現在,能否將醫療資源做最大效益的配置,是台灣補上防疫破口的最大關鍵。感謝賴副總統、陳前副總統多次的呼籲,充分展現具公衛專業副總統應有的高度。這段時間,請大家一起「同島一命、共同抗疫」,醫療系統崩潰,真正受害的將會是無辜民眾的生命。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