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署日前針對醫療器材祭出管理新制,訂定3百多種醫材的民眾負擔上限,引發輿論熱議。醫療器材與藥物管制不同.  藥物的效果和副作用很快可以確定.  醫療器材例如裝置人工關節的效果和缺陷需要長期觀察及上市後追蹤. 評估然後才可以得出結論.

在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 (FDA) 負責醫療器材上市後的追蹤.  製造商,保險公司,醫療機構有義務向FDA提交不良反應報告。也收集了來自法院醫療器材爭議的案件資訊。然後決定是否需要召回缺陷器材. 根據FDA的召回數據庫,自2003年以來,與人工膝關節裝置召回有關已近1300次。召回次數最多的公司還面臨著大量訴訟.

人工膝關節基本由三個部分組成,包括連接到大腿骨部分,接到小腿骨部分,和 中間的塑料墊片。 這些組件可以由幾種不同的材料製成。人工膝關接到骨部分可以使用專門的膠將金屬零件固定在骨骼上 或使用“壓入配合”技術固定在骨骼上。

Zimmer是世界上最大的膝關節替代品製造商。 自1968年以來,這家醫療植入公司已經進行了幾種不同類型的膝關節置換術,2012 FDA批准使用 Zimmer “Persona”  人工膝關節。 Zimmer Persona人工膝關節接到大腿骨和小腿骨的部分 均採用Zimmer的專利技術製成。據Zimmer Persona網站稱,它特別多孔,可以增強骨骼向內生長。最初,它是最受歡迎的人工膝關節之一,不幸的是,在3年內,出現了許多問題。 最終Zimmer在2015自願召回“ Persona” 人工膝關節。

許多人工膝關節製造商的產品被召回. 2003年以來人工膝關節召回 Zimmer有 355案件, DePuy有346案件, Smith & Nephew 有 139案件, Biomet 有91案件. 作為消費者,我們應該意識到,最新,最昂貴的和最受歡迎的, 不一定是最好的。發現缺陷可能需要很多年.

醫療保險是一種風險分擔的安排,不是權利。 如果這是權利,那麼所有消費者都會要求自己相信是最好的產品。消費者的需求是沒有止境,為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除非相對增加保險費用,否則保險公司將無法生存。台灣健保是強制參全民醫療保險.  健保署必須替全民把關,以確保有效利用資源.  批准任何醫療器材都必須考慮其優點,耐用性,風險和成本。這些數據由政府保險公司收集,保險公司可以選擇最可靠的醫療器材,並使用該資訊來設置再保險給付上限.

衛福部健保署日前針對「健保部分給付、民眾負擔差額」的醫療器材祭出管理新制的意圖是成本控制,同時也給消費者可以有其他選擇,但是消費者必須吸收成本的差額. 若是新品則不在健保範圍內,民眾依舊可以自費使用.

有些人爭辯, 設定自費上限會導致業者因利潤低或不敷成本,而退出或不願進入台灣市場. 可以引起「劣幣驅逐良幣」. 新醫療器材會不敢進入台灣市場的推理是違反自由市場原則.  只要新醫療器材優於現有醫材, 即使成本更高,也有消費者願意支付差價.  那就是自由市場競爭。

醫生應有義務告知患者新醫療器材的選擇。 每種新醫療器材的優缺點都會清楚地呈現給患者,並且可以告知任何價格差,以使患者做出明智的決定。

多年前,當我需要進行白內障手術時,我的眼科醫生解釋了三種不同的晶狀體。

第一種晶狀體已經使用了幾十年。 這是最可靠的。 缺點是它只有一個焦距, 適合日常活動。閱讀時可能需要帶閱讀老花鏡。 保險支付晶狀體和一副老花鏡的費用.

第二種晶狀體遠近可以看清楚 ,它使用了“分光”技術。 在昏暗的燈光下,視野往往會變暗一點.  看到對面來車的燈光時,產生刺眼的眩光。 保險沒有提供全額保險,患者必須支付差額。

第三種晶狀體是當時最新的. 它是一種有彈性晶狀體,它利用眼部肌肉來調節焦點。 從理論上講,它是最接近自然的晶狀體,   因為是新的,所以晶狀體的耐用性未知,身體對新材料的反應還不清楚。保險沒有提供全額保險,患者必須支付更大的差額。

我的醫生給了我明確的解釋,然後我可以做出選擇。 我希望台灣的醫生可以給患者明確的信息,讓患者做出明智的選擇。

衛福部健保署醫療器材祭出管理新制 「健保部分給付、民眾負擔差額」是正確的政策. 一旦人們了解了健康保險的風險分擔原理, 衛福部就需要替全民把關,以確保有效利用資源. 衛福部也須要對醫療器械進行長期追蹤以了解任何缺陷。民眾必須了解到最新或最昂貴的器材不一定是最好的一種。 醫生應如實解釋不同醫療器材的優缺點,讓患者做出明智的選擇。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