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進黨」的原先名字是「基進側翼」(Taiwan Radical Wings)乍看下,它似乎是一群極端激進份子組成的團體. 基進側翼的名字有點令人反感。一開始我很少注意這個新成立的小型政黨. 認為它將落入類似許多小黨的命運. 直到2019世台會期間, 我有機會與他們成員直接接觸. 我接觸的成員給了我的印象是一個口齒伶俐,強勢, 的年輕人。在高雄市長罷免期間我有機會更仔細地觀察它們. 罷免成功之後,這個意見已經完全改變. 「基進黨」值得台灣人支持和培養本土政黨.
罷免高雄市長是由高雄市民罷韓四君子推動的. 罷韓領銜人陳冠榮 (基進黨)、WeCare高雄發起人尹立 (無黨派)、公民割草行動李佾潔 (無黨派),及罷韓發言人張博洋 (基進黨) 發起的. 罷免的對向是高雄市長韓國瑜 (國民黨). 國民黨譴責民進黨操縱罷免案. 民進黨開始時保持低調,直到投票前一天,然後公開表明他們支持投票罷免. 時代力量表態尊重公民的決定. 民眾時保持低調, 沒有表達他們對罷韓的看法. 柯文哲宣告只是要宣傳國家治理的理念.
回觀基進黨的作為,基進黨參加支持罷免活動的人都是年輕一代. 在公開罷韓演講中能非常清楚地地散佈其理念。罷韓成功之後他們的感言演講流露充滿了動人的真情. 他們真誠的希望和真摯的包容所有高雄人,沒有任何仇恨語言. 那是很不尋常的. 在他們的天真想法中,他們只希望是團結公民以實現最佳城市的渴望. 他們甚至沒有提到或宣傳自己的基進黨. 這些行為給我們很大的希望,這些年輕人的主要關注點是公眾利益而不是自己的政黨. 他們的組織能力和動員能力非常出色. 他們在罷免高雄市長韓國瑜時願意與其他團體分擔責任,這表明在實現他們的目標, 他們的適應能力令人欽佩。在所有參加活動中,他們與其他兩個成員穿著相同的衣服,沒有穿著基進黨背心來宣傳基進黨. 他們只在基進黨安排的活動中穿基進黨的背心. 他們與合作者處於平等地位. 我堅信,WeCare高雄發起人尹立 (無黨派)、公民割草行動李佾潔 (無黨派)將會真心的支持基進黨未來的發展.
身為台灣人,我們需要培養台灣本土政黨,以增強本土政黨在台灣政治平台中的功能. 民進黨, 時代力量與基進黨的 “國家認同” 是一樣. 民進黨是主要政黨, 時代力量與基進黨是相對較小的政黨. 觀察這兩個小政黨,時代力量是強調在立法議題與程序中展現自己的力量,基進黨是強調紮根地方基層.
台灣眼前的主要目標是破除親中的 “國民黨” 和友中的 “民眾黨” 的阻礙, 來達成一致的 “國家認同”和 “兩岸政策”. 想要達到眼前第一階段的目標, 一開始台灣三個本土政黨必須合作並協調努力來拋棄其他兩個親中國的次要政黨. 談合作很容易,但實際合作卻很困難. 過去,小黨總是抱怨民進黨只禮讓民進黨不提名鐵票區域給小黨. 讓小黨打一場不可能獲勝的選戰. 並抑制了小政黨的成長. 鐵票區的概念需要重新評估,提名策略需要重新討論.
國民黨人氣正在劇烈地減少, 它不再是一個強大的競爭對手. 他們目前的立法委員正在迅速老齡化,在未來四年中國民黨只有極少數能夠競爭的年輕候選人. 民眾黨人氣停滯不前. 他們的人才很有限, 他們很難找到合格的候選人代表民眾黨. 只能從國民黨內挖角. 能夠競爭的候選人也很少見.
在過去有些選區被認為是國民黨鐵票區,大多數居民被視為親藍. 非國民黨候選人難以取勝. 這個神話可能不再成立. 在上次總統選舉和目前對高雄市長的罷免中,藍營家庭的支持候選人的選擇存在重大分歧。 年輕一代將不再跟隨前輩的腳步,只投票藍營候選人。 年輕一代的選民在增加,老一代的選民在減少,鐵票不再持續.
除了這些變化之外,我們還觀察到許多第二第三代 “外省”電視評論員,報紙評論作者,他們的觀點在過去兩年中發生了重大變化,這反映出外省知識分子不再在情感上盲目的跟隨藍營的教條. 藍綠的隔離牆相對不再那麼明顯. 跳脫藍綠的框架, 不再是稀有的. 鐵票區域也不再像鐵那樣堅硬.
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可以削弱親中和友中的影響. 民進黨應該在未來四年內在立法和市議會中要保持目前的席位, 承諾在國民黨目前持有的選區不提名民進黨候選人. 讓時代力量與基進黨代表本土政黨與國民黨和民眾黨競爭. 時代力量與基進黨目前合適的候選人也非常有限,他們可以在提名候選人時進行協調,本土政黨在一選區提名一候選人以避免彼此競爭. 小政黨沒有提名候選人地區,民進黨將填補空缺. 在這種制度下,本土政黨提名人將面對一個或多個親中候選人。親中選票分散多個候選人上, 本土選票集中一人, 獲勝的機會增加.
基進黨應該擴大他們的組織到其他縣市,繼續培養他們的溝通和組織能力。現在他們的根深植於高雄. 毫無疑問,他們將在高雄地方選舉中表現出色. 基進黨是一個年輕的政黨,他們有能力花幾年時間加強自己的經驗。 基進黨必須在其他縣市議會中擴大版圖以獲取立法經驗,然後再尋求更高國會的代表. 一旦消除了親中國勢力,本土政黨便可以自由競爭以爭取選民的支持,以建立一個真正的民主政治體系.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