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書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中國是最大受益者?
2022.03.15 | 06:22
美國拜登總統宣布將取消俄羅斯最優惠國之後,七大工業國集團(G7)及歐盟也宣布將採取取消俄羅斯最惠國待遇,並否決俄羅斯在國際貨幣基金(IMF)、世界銀行等國際多邊金融機構的融資貸款;毫無疑問,西方國家一連串的制裁,必將重創俄羅斯的經濟,普京要恢復莫斯科過去的輝煌榮景已無法達成,不但連帶失去其對地區國家經濟影響力。同時,俄羅斯與中國之間經濟勢必將改觀。 依據世界貿易組織(WTO)與中國海關數據估算,2020年俄羅斯對全球第2大經濟體中國的貿易額,佔俄國外貿總額16%,中國是俄羅斯最大貿易夥伴。就在俄羅斯攻打烏克蘭之前不久的北京峰會上,中俄宣布達成價值約1175億美元的石油、天然氣交易。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6天前,還宣布向中國出售1億噸、價值超過200億美元的煤炭。同時,中國不顧先前的檢疫問題,還一改僅限於特定州或地區的限制,將允許來自俄國所有地區的小麥和大麥進口。中國的大額採購,使俄羅斯的經濟得以在西方國家嚴厲制裁之下,仍能苟延殘喘,持續維持出口,對俄羅斯而言有如久旱之後及時雨,不無小補。 2018年的貿易戰以來,中國倍受美國的打擊,中國企業及金融機構都自顧不暇,無法承受不能使用美元和美國科技的後果,顧及西方國家的制裁措施,俄羅斯開戰以來,面對歐盟與美國強大壓力,中國採取兩面討好手法,中國最大的中國工商銀行與中國銀行兩家金融機構,不得不宣布限制俄羅斯的大宗商品貿易融資,日前還提供烏克蘭500萬人道援助物資即為明證。 無論經層面或金融業務,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受到的制裁效果必將陸續顯現,國際知名的萬事達與Visa卡及美國運通已暫停俄羅斯業務,連俄羅斯銀行發行的信用卡都無法在國外使用,在俄羅斯商家與ATM也無法使用外國銀行所發行的信用卡;萬事達卡也說,在國外發行的任何萬事達卡,未來都不能在俄羅斯使用。因此,部份俄羅斯銀行被逐出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系統後,改為採用中國在2015年建立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不過CIPS的規模較小,俄羅斯只有少數銀行參與其中,何況人民幣並非是自由兌換的貨幣,更不是國際貿易經常使用的主要貨幣,且中俄兩國之間的貿易也主要以歐元及美元結算。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被西方國家經濟制裁導致經濟一蹶不振,而中國因美中貿易戰而焦頭爛額,面對西方國家空前團結,中俄兩國既可相互取暖,促成兩國更加緊密合作。且俄羅斯深陷戰爭泥淖,在國際知名信用卡公司不在俄羅斯流通之後,中國銀聯趁虛而入,超過三分之一的俄羅斯人打算辦理俄羅斯Mir與中國銀聯雙標卡,人民幣也可藉此機會增進國際流通,打響知名度。俄羅斯經濟層面仰賴中國援助,必將淪為中國的經濟附庸,而中國不但可解決糧食不足窘境,煤炭、天然氣等能源不足亦可獲得舒緩,對俄羅斯的需求自然樂於施與援助。因此,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中國是最大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