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妝品食安風暴持續延燒,食藥署追查新加坡進口「紅色複方」原料含蘇丹紅4號一案,昨(24)日公布第3波清查結果,波及下游業者增至14家,統計共20項產品捲入,包括知名品牌歐萊德綠藤生機等均在名單中。該批違規原料已全面啟動第一級回收,違者最高可處百萬元罰鍰。進口商亦鴻企業因未盡把關責任且提供不實報告,遭重罰500萬元。

食藥署說明,本次事件源自新加坡 Campo Research(Campo Cosmetics) Pte. Ltd. 製造之紅色複方原料,經查含禁用色素蘇丹4號。食藥署表示,自今(25)日更新調查後,累計共有14家廠商,20項產品受到影響,來源皆與原料進口商「亦鴻企業有限公司」相關。食藥署指出,所有使用到原料批號2025-01-13、2025-02-18、2025-10-10的產品,均須立即全面下架並禁止販售,並依化粧品回收處理辦法啟動第1級回收。

現正最夯:「館長」開口引紅錢助民眾黨選舉? 鍾佳濱怒斥:注意自己的言行

食藥署進一步強調,此案違反化粧品衛生安全管理法第6條第1項,製造或輸入業者須於14日內完成回收;未依限完成者將依第24條開罰1萬元至100萬元。此外,原料進口商「亦鴻企業有限公司」因未善盡查驗義務、未提供合格報告,且造成公共危害,已依違反第6條與第22條裁處500萬元罰鍰。

食藥署表示,後續將持續與地方衛生局共同督導回收狀況,並提醒業者全面檢視供應鏈,確認是否曾使用涉案原料。食藥署強調,唯有落實自主管理、加強來源查核,才能維護產業信譽並讓消費者安心。

針對原料源頭,食藥署指出,進口商「亦鴻企業有限公司」未善盡產品安全性把關責任,且未如實提供合格檢驗報告,造成公共危害,已依違反《化粧品衛生安全管理法》相關規定,裁處新台幣500萬元罰鍰。食藥署呼籲,化粧品製造及輸入業者應全面檢視供應鏈,確認是否使用涉事原料,並加強來源查核與自主檢驗,以維護產業信譽與消費者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