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韓在當地時間今天(7日)下午12時35分(台北時間11時35分)許,自北部平安北道大館郡向東部海域發射一枚型號不明彈道飛彈,飛行約700公里,韓軍初步研判為有北韓版「伊斯坎德爾(Iskander)」之稱的「KN-23」短程彈道飛彈,但不排除搭載高超音速滑行飛行器(HGV)彈頭的「火星-11戊」超高音速飛彈,韓美情報當局正精密分析飛彈參數。

韓國聯合參謀本部表示,飛彈朝咸鏡北道吉州郡近海一座無人島方向飛行,末段疑似二次爬升。韓美日三方即時共享情報,軍方強調已提前掌握動向並全程追蹤,基於堅實韓美聯防態勢,維持足以遏止挑釁的應對能力。

當前熱搜:香港宏福苑火災累計94死76傷還有25求助個案!今早完成7大樓爆破

北韓曾於10月22日試射2枚短程彈道飛彈,韓軍研判為KN-23改良型,具備機動再入載具(MaRV)特性,飛行軌跡呈不規則彈道,具備末端規避能力。今天的發射距上一次彈道飛彈挑釁僅16天,為北韓今年第6次射彈,是李在明政府上任後第二次。

地緣政治專家分析,北韓射彈目的可能是要抗議美國近期對北韓的制裁,包括財政部4日制裁8名涉朝洗錢人士及2家實體,國務院擬向聯合國安理會制裁7艘涉嫌對華出口北韓煤炭與鐵礦船隻;北韓外務省副相金恩哲6日已發出強烈譴責。

不過,軍事專家認為,試射飛彈射程約700公里,鎖定目標恐為美國核動力航空母艦「華盛頓號(USS George Washington,CVN-73)」5日停靠釜山基地;以及剛結束的「自由旗幟」(Freedom Flag)韓美空軍大規模聯合空中演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