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媒體 11 月 2 日報導,因擔憂中國電動車可能存在資訊安全風險,以色列軍方近日決定禁止中國製汽車進入軍事基地,並下令召回先前採購的約 700 輛中國電動車。這項舉動不僅引發國內外關注,也被視為國際政治博弈在科技領域的又一次延伸。

根據報導,以色列軍方早在數月前便下達禁令,限制中國汽車進入軍事設施。此次全面召回被視為該禁令的延續與強化措施。軍方官員表示,中國電動車配備的智慧車載系統與攝影鏡頭,可能導致敏感資訊外洩,尤其涉及行車軌跡、地理數據與影像資料等國防相關內容。

全站首選:CPB中國棒球城市聯賽來搞統戰?背後又是悍創在搞鬼

儘管以色列曾在採購後對車載系統進行技術封鎖與防護,阻斷潛在的數據傳輸,但最終仍決定回收所有車輛。有分析指出,這或意味著軍方在後續評估中發現新的安全風險。不過,具體原因及技術細節,官方至今尚未公開。

儘管以色列曾在採購後對車載系統進行技術封鎖與防護,阻斷潛在的數據傳輸,但最終仍決定回收所有車輛。 圖:翻攝自軍哥的雜談

值得注意的是,外媒指出,位於特拉維夫的以色列國防部總部目前仍在使用部分中國汽車。這項「例外」安排引發外界揣測,一方面反映軍方對中國汽車安全性的警覺態度,另一方面也顯示以色列在對中國合作議題上仍保持一定彈性,尚未完全切斷與中國技術企業的往來。

分析人士指出,以色列此次決定與美國及其盟友近年對中國高科技產品日益嚴格的安全審查步調一致。作為美國在中東的重要戰略夥伴,以色列在科技供應鏈與安全防護上顯然受到華府立場的影響。

當前熱搜:川普知道結果後大罵瘋子! 34歲馬姆達尼當選紐約市長 創造了「3個紀錄」…..

從中以關係角度觀察,這一事件可能進一步影響雙方在科技、基建及安全領域的合作。儘管兩國近年在農業、醫療科技等方面合作頻繁,但政治與安全議題始終是中以關係的敏感核心。特別是加薩戰爭期間,中國對巴勒斯坦的外交支持立場,曾使兩國關係一度緊張。

如今,隨著地區局勢趨穩,這場汽車召回風波卻再度為雙邊關係蒙上陰影。專家認為,此舉不僅反映了以色列對資訊安全的重視,也揭示了在全球地緣政治競爭下,科技與國家安全之間的微妙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