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豬瘟引發的政治效應如海嘯般席捲而來,病毒從何而來目前不得而知,但是廚餘處理問題絕對是這次破口的關鍵。特別是台中市長盧秀燕荒腔走板的反應備受質疑,一連串前後矛盾的回應,完全顯示「沒有政府」治理的隱憂,誠如網路上的批判:如果盧市長連廚餘都無法處理,未來又如何處理核廢料?事實證明,光靠媒體包裝與民調,終有露餡的一天。

多數輿論質疑,廚餘在全台各地與養豬的關聯性是什麼?台中扮演的比例為何?如果養豬廚餘是這次疫情的破口,台中市府如果具備設備與相關機制事前預防,是否就能避免非洲豬瘟的擴散?答案不言而喻。

全站首選:女高中生高捷落軌罹難 都會公園站15年來第二起

根據江肇國議員臉書內容指出,台中豬隻僅佔全國1.57%,卻成為全國第一個爆發非洲豬瘟的縣市。盧市府第一時間不是檢討防疫漏洞,竟然怪起中央廚餘政策。中央早在2021年就明令「禁止廚餘養豬」,但考量傳統養殖文化與黑豬需求,僅針對200頭以上規模場開放,並要求高溫蒸煮廚餘滅菌」才能使用。

然而各縣市落實程度大不同,苗栗僅18.1%、彰化7.5%、南投13.9%、雲林全面禁止所以是0%。根據農業部資料,台中市200頭以上養豬場共有75場,其中竟有36場仍在使用廚餘養豬,比例高達48%,將近一半。

從上述資訊看來,養豬廚餘處理不當顯然是這次豬瘟危機的關鍵。然而,台中難道沒有廚餘處理的機制與設備?

現正最夯:籲民進黨高雄市長參選人支持 薛兆基倡成立全國首創「樂齡長青局」

其實是林佳龍市長任內就已經規劃好生質能發電示範區,這個生態園區在應然面落實永續發展與循環經濟,同時在實然面可以解決廚餘問題,並每天發電一萬度。深入觀察,外埔綠能生態園區自109年啟用以來,就是台灣最大廚餘厭氧發電廠、最大稻稈氣化發電廠、最大綠能發電廠,外埔廚餘廠活化利用也可解決廚餘焚燒造成困擾及稻草燃燒所造成的空污問題。

問題是,盧秀燕有善用前市府遺留的機制,在規模經濟的概念下處理廚餘問題?答案則是否定的。

前台中市長林佳龍日前表示表示,在任時推動全國首座以廚餘轉化能源的「資源循環能源示範廠」循環鏈,卻硬生生被切斷;台中市政府說,外埔綠能生態園區每天發電量約1萬度。

然而,盧秀燕上任後「逢龍必反」,以「弊案查辦」為名試圖清算前台中市政府團隊,提告分送全市97萬戶生廚餘回收桶「綠圓寶」,最終查無不法,也造成傷害,政治操作讓原本積極任事的環境保護團隊和公務人員士氣低落、廠商投資卻步、工程進度延宕。

對此,王義川委員在政論節目中也指出,由於台中的廚餘量年年增加,過去時任市長林佳龍早就知道要專門處理,並家戶發送廚餘桶,來收集生質廚餘轉發電。但盧秀燕上任後以「契約怪怪的」為理由,推翻林佳龍的廚餘發電政策。

如果盧市府了有其他替代方案或配套措施也就算了,問題是市府對於業者的消極態度實在匪夷所思,箇中存在許多疑問有待市府正視與處理。

首先,生質業者是2025年城市治理首獎,台中市政府卻不積極支持,令人費解。良好的政府治理模式就是建立在友善的「政府與企業」關係中,因為政府有權(力)企業有能(力),這可從口罩國家隊的協理關係得到驗證。

其次,,日前園區一期處理量2.4~2.8萬噸均能達成,但台中市府多數廚餘寧可拿去餵豬自曝風險中,也不願提供廚餘給業者有效處理與發電,導致二期無法擴建,誠屬一種低規模經濟使用狀態,還得承擔風險,全然不符合成本效益,實為可惜。

最後,處理價格1000元/噸,10年未隨物價調整,豈不讓業者自限營運困境,讓人感嘆為何不讓馬拉車吧,上路後又不撥給草料?

最震撼的是,針對上述廚餘問題,中華民國養豬協會理事長潘連周明確表態支持「全面禁廚餘養豬」,他強調有第一次就有第二次,籲徹底禁用廚餘,才能避免疫情再有破口。高雄市養豬協會理事長王忠禮指出「98%是廚餘惹的禍」,目前病毒株與越南相似,研判可能與8月自越南輸入的豬肉有關,部分肉品流入市場後被製成廚餘,再透過運送鏈進入豬場,建議政府加強邊境查驗,並防堵非法豬肉流入。

我們只呼籲台中市府,是否檢視一下自己手上的政策工具,既然萬事俱備,就該順勢而為,否則同樣的問題可能隨時捲土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