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外交部長瓦德富爾(Johann Wadephul,基督民主聯盟黨籍)日前取消本週前往北京拜會的行程,德國媒體普遍讚揚他不接受中國要求他修正批評的作風。然而,《明鏡》(der Spiegel)卻發現擔任財政部長兼副總理的克林貝爾(Lars Klingbeil)(社會民主黨黨魁)仍打算前往北京,兩個執政黨的中國政策顯然不同。
《明鏡》稍早以〈與北京強硬還是對話?取決於你問誰〉報導德國聯合執政的兩大黨對北京的路線不一致。
全站首選:美駐日大使諷薛劍「像沒訓練好的狗」謝長廷:諷刺貼切但恐冒犯狗
報導指出,北京當局在瓦德富爾訪華前夕,要求他收回對台灣和烏克蘭政策的批評。但這位德國外長沒有照辦。此後,據德國外交部官方聲明,北京只確認了與中國外交部長王毅的會晤,沒有其他安排。瓦德富爾隨即在出發前取消行程。
儘管《明鏡》等德國媒體普遍稱許,瓦德富爾拒絕對中國讓步是正確與勇敢的決定,這項決定還是遭到其執政聯盟夥伴的批評。德國社會民主黨議會黨團外交政策發言人阿梅托維奇(Adis Ahmetović)聲稱這是一個令人不安的信號:「尤其是在全球緊張局勢下,與中國直接對話至關重要,我們必須重新思考德國的對中國戰略。」
德國聯合執政的右派大黨基督民主聯盟/基督社會聯盟似乎正冒著與北京發生衝突的風險,而左派的社民黨卻似乎在努力尋求共識。《明鏡》質問,這難道是聯邦總理梅爾茨(Joachim-Friedrich Martin Josef Merz)執政初期承諾的統一外交政策嗎?
現正最夯:民進黨恐面臨政治風暴!「公投綁大選」民調:5成8贊成碾壓2成8反對
阿梅托維奇呼籲制定新的對中國戰略,卻令基民盟領導的外交部感到意外。畢竟,就在兩年前,在社民黨總理蕭茲(Olaf Scholz)的領導下,執政聯盟才宣布了新的對中戰略。該戰略談到系統性競爭,與德、中兩國在國際秩序原則的關鍵問題上存在分歧。《明鏡》質問,對於一份由總理府和相關部門歷時數月協調的文件來說,這 64 頁的文件讀起來卻出奇地清晰。對某些聯合執政的同志來說,是不是太清晰了?
無論如何,社民黨和基民盟/基社盟似乎在對中國問題上採取了不同的策略。一邊是外交手段,另一邊是強硬態度。
《明鏡》也發現中國官方也正在淡化此事。另一方面,親政府的《環球時報》則對社民黨政客阿梅托維奇大加讚賞。這篇共產黨喉舌的標題寫道:「德國政客呼籲對話,並呼籲改變對中國政策。」
《明鏡》指出,德國財政部長兼副總理克林貝爾即將出訪,這進一步強化人們對兩大執政聯盟奉行不同對中國政策的印象。這位社民黨領袖將於 11 月中旬飛往北京,參加德中財金對話。這次訪問已籌劃一段時間,但由於當前局勢,其意義愈發重大。
社民黨領導階層對這種印象感到不滿,並正努力減少傷害。社民黨強調,克林貝爾計劃於 11 月參加的對話模式自 2015 年以來就一直存在。這次對話也曾在克林貝爾的前任財政部長任期內進行,且是事先規劃好的。社民黨不希望此舉被解讀為對中國戰略改變的跡象,該黨也對基民盟外交部長的拒絕表示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