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潛艦國造原型艦海鯤號海上測試,關於主機與電力管理系統及整合式儎台管理系統(IPMS)兩進度,國防部表示,主機自動充電部分,驗證涉及不同廠家配合施作,並非遭遇技術瓶頸。至於IPMS,台船已增派國內軟體工程師,陪同原廠共同作業加速完成。
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20日邀請國防部部長顧立雄報告「潛艦國造原型艦海測執行現況及因應作為」,併請台灣國際造船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列席,並備質詢。
現正最夯:今晚起「東北季風+風神颱風」共伴效應!風雨時程、範圍一圖看
根據國防部提供報告,潛艦國造原型艦海鯤艦進入海上測試階段,10月13日已赴立院實施機密專報,就原型艦測試進度及後續海測規劃實施說明,為保護機敏資訊,20日將針對可公開說明內容向立委報告,海軍將按部就班、循序漸進,在符合安全與品質之前提下完成全艦性能驗證,以滿足海軍操作需求與作戰性能。
國防部表示,「潛艦國造-第3階段後續艦籌建」業經大院決議凍結預算50%(10億元),待原型艦海測通過,並向立院委員實施解凍報告獲同意後始可動支,因此就海鯤號目前測試情形及後續規劃,提出專案報告。
國防部表示,原型艦自109年11月起開工,完成泊港測試階段(HAT)後,114年6月17日進入海上測試階段(SAT)。
全站首選:燕子口堰塞湖恐潰釀嚴重災情!劉世芳下令太魯閣國家公園全園封閉
原型艦測試係採漸進式構型研改策略,需長時間調校裝備及逐項審認驗證,藉測試及早發掘問題,與台船與原廠共同解決,海軍依法依約,負責專案管理履約督導與監造,為達品質與安全,審慎規劃測試次序,目前正執行潛航測試前整備及安全評估,於達到潛航安全無虞條件後,即進行後續海上測試。
就浮航測試執行概況,依序區分浮航測試、淺水潛航及深水潛航三階段逐步執行。
浮航目的是推進動力、操控能力,條件則為裝備備便、繫泊試俥、基本航行。
淺水潛航目的是下潛上浮、充電能力,條件為水密驗證、自動充電、儎台整合。
深水潛航目的為耐壓測試、性能驗證,條件為戰系整合、系統功能、備援機制。
就浮航測試,主要參考各國及劍龍級艦海測經驗,專案團隊須先確認推進動力系統及操控能力符合建造設計,於達到裝備備便及海測安全評估條件無虞,經國外專業顧問評估認證後,及早安排海上測試以發掘問題、解決問題。
國防部表示,海鯤艦在完成安全評估不影響航安前提下,自114年6月17日起共執行三次浮航測試,實施推進動力、航儀、通信、艦船操縱及潛望鏡等各系統海上動態組合功能驗證。
在塢內工程部分,為達成潛航裝備及安全評估所需條件,安排114年7月8日至9月2日進台船乾塢,就艦體工程水密檢驗、儎臺裝備性能校正及戰鬥系統水線以下(沒入水面部分)裝備檢整等三大類,進行細部調校。
對於潛航前整備現況,國防部表示,為達潛航安全目標,海軍專案團隊積極投入協助台船工項整合,依測試程序所列標準逐項實施驗測,現置重點於「主機與電力管理系統」及「整合式儎台管理系統(IPMS)」等2項,希能加速完成潛航前整備,管制調校後達潛航必要條件:
(一)主機與電力管理系統:
1.為達艦船動力穩定,須完成主機自動充電功能驗證,以減少人為操作風險,增加潛航安全係數,刻正執行多部主機測試前置作業,以利後續自動充電功能驗證。
2.主機自動充電功能驗證涉及多方不同廠家共同配合施作,協調廠家排程致增加測試時間,並非遭遇技術瓶頸,現已協調各廠家完成後續測試期程調整,以加速完成多部主機自動充電功能驗證。
(二)整合式儎台管理系統(IPMS):
1.IPMS為高度自動化及整合性系統,具備執行儎台裝備遠端操作與監控功能,目前全項系統均已執行聯測程序,持續實施軟體修改及驗測。
2.現台船已增派國內軟體工程師,偕同原廠共同作業加速完成。
對於未來海上測試規劃,國防部表示,完成海上測試前整備條件後,由專案團隊、國外專業顧問及接艦官兵(操作者)三方共同評估,於達到潛航安全條件後,安排海上測試:
1.浮航測試:目前已執行3次,接續實施浮航性能調校驗證,完成後進入淺水潛航階段。
2.淺水潛航測試:主要執行艦船操縱、偵蒐裝備、緊急功能及戰鬥管理等類別功能驗證。
3.深水潛航測試:主要執行艦船操縱、艦船性能、緊急功能、偵蒐裝備及戰鬥管理等類別功能驗證。
國防部表示,國造潛艦歷經裝備籌獲、建造組裝到測試驗證,面臨首次造艦挑戰,屢次遭遇測試問題均能逐一克服,並從中累積經驗,使後續艦得以重新評估與精進,奠定成功基石。
國防部有信心完成原型艦建造,將按部就班、循序漸進,加速達成海上測試目標,海軍續依法依約履驗,要求台船於交艦前完成缺失改正,最終在符合安全與品質之前提下完成全艦性能驗證,以滿足海軍操作需求與作戰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