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醫師蘇一峰16日在Threads發文直呼「請日本賣我們潛艦」,因日本「蒼鯨號」造價僅148億元下水,遠低於海鯤號493億元卻未完海測,引發熱議。但事實上,台灣早在馬英九執政時期即希望採購潛艦,但囿於中國阻撓,國際現實艱難,屢屢受挫;國造「海鯤號」也因此被迫部份零件改採商用非軍規。專家指出,無需拉「馬維拉」舊案救場,應聚焦優化原型,強化技術能力。
盤點台灣潛艦外購史,從荷蘭到日本,再從美國到歐洲,台灣就是「想買買不到」。
※2001年陳水扁啟動,2008年馬政府續談,採購排水量2700噸的荷蘭「劍魚級」(Zwaardvis)潛艦。2009年中國外交部致函荷蘭「若售台潛艦,視為破壞台海和平」,威脅經濟制裁。荷蘭船廠撤案,採購案受挫。
※2011年馬政府初談採購日本蒼龍級(Soryu class)潛艦,2016年蔡重啟;安倍晉三2017年公開支持。但2015-2018中國外交部3次警告「賣台潛艦即敵對行為」,2018年揚言抵制日貨,最後2018年三菱重工拒絕,轉強化美日同盟,台灣空手而回。2023年起,蔡政府表態希望轉買「二手」,日本5艘10-15年船齡可退(第1-5號艦),岸田文雄訪台時默許,預算僅為海鯤號的40%,含完整戰系;但中國仍以「紅線」作為威脅。
※2014年歐巴馬默許,2017年川普公開願售維吉尼亞級(Virginia-class)核子動力攻擊潛艦,台灣開出預算500億元;2017-2020中國商務部威脅「經濟報復美國企業」,2020年交易擱置至今。
※2023年法國「海軍集團」(Naval Group)與瑞典紳寶(SAAB)集團旗下造船廠考庫姆(Kockums)提案售4艘二手2000噸AIP型鮋魚級(Scorpène-class)潛艦,2024年中國外交部聲明「歐盟勿介入台海」,2025年威脅凍結中歐貿易談判,合約簽署延宕持續卡關。
全站首選:麥玉珍質詢突嗆內政部「比國中生還不如」劉世芳淡定回一句電爆她
除了整艦進口無論新造或二手均非媒體公開報價外,若考慮維修零附件採購成本,即國防部長顧立雄16日在立院答詢:「中國紅線讓外購成本高於國造3倍,故轉原型策略。」而海鯤號國造首艘自2023年下水,至今僅完浮航,深水潛航延宕。海軍證實,因美日歐軍規零件受限,戰鬥系統、引擎改採商用規格,如卡車級柴油機,導致振動與整合問題叢生。
雖然網友在X與PTT諷「500億不敢下潛」,蘇一峰回覆:「知道中國擋路,但日本二手蒼龍總比國造強!」但國際現實不是說想買就能買。專家呼籲,與其此時大嘆「早知道」或攻訐藍綠執政都無濟於事,應直面國際困境,加速海鯤號調校,從經驗中累積技術,讓「學費」繳得有代價,不必好高騖遠。

日本海上自衛隊最新潛艦「蒼鯨號」14日在兵庫縣神戶市的川崎重工業神戶工廠舉行命名暨下水典禮。 圖:翻攝「X」@JMSDF_P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