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高喊打造「智慧城市」多年,但路燈管理卻仍停留在上個世代。國民黨台北市議員王欣儀16日在工務部門質詢時痛批,市府推動多年的「智慧路燈」計畫進展牛步,功能不足、維修遲緩,竟還仰賴市民或里長通報,導致路燈壞了數週甚至數月無人聞問,「AI時代卻還在人工巡查、被動報修」,根本是治理落伍的縮影。

王欣儀指出,智慧路燈原為柯文哲市府時期的府級計畫,預期應具備人車流偵測、智能燈控等功能,並宣示「2021年路燈全面智慧化」,但多年下來成效有限。公燈處長藍舒凢坦言,因中央未針對不同時段照度訂出標準,照明調控尚未實行;遠端監控與自動回報雖可運作,但因公用網路訊號不穩,常導致無法即時回報,計畫也因此未再擴大。

全站首選:麥玉珍質詢突嗆內政部「比國中生還不如」劉世芳淡定回一句電爆她

更離譜的是,公燈處計畫明年將智慧路燈增至一萬盞,卻決定從住宅區移設到河濱與高架橋等空曠地區,理由竟是「訊號較穩、民眾較少」,住宅區則因「會有里長或民眾通報」而被排除。王欣儀痛批:「訊號不穩是技術問題,市府該做的是主動偵測與修復,而不是把責任丟給市民!」

她揭露,全市目前共有18萬盞路燈,卻只有24位在職維修員,一人要負責7500盞,導致巡查幾乎停擺。北投洲美蜆仔港公園、文山久康街等地都曾出現路燈長期不亮、維修延宕的狀況,「這樣的城市,怎麼迎接AI產業?」

根據王欣儀統計,今年截至9月30日,北市「超過7天才修好」的路燈案件占比高達46%,較前3年僅1%至6%的比例暴增。她批評這已是「管理失能、制度失靈」,若市府只花30億元汰換節能燈具、卻維持舊式人工管理,再過幾年仍會面臨相同問題。

全站首選:揭太子集團中共打手黑幕「強逼帛琉斷交台灣」胡采蘋:請判處死刑

王欣儀要求工務局與公燈處一個月內檢討「修復超過7天」案件原因,提出具體改善方案,同時補足人力,並導入AI智慧監測系統,明確訂出系統建置項目與效益目標,「否則北市智慧城市將永遠只是口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