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市場情緒持續受美中貿易緊張局勢升溫與美國政府停擺壓力之際,美國地區銀行股近日出現疲軟跡象,加深投資人的不安。美股週四(16日)先漲後跌,道瓊指數開盤漲 35點、最高漲 169點,但尾盤時倒跌 301點;且 S&P 500、那斯達克指數也收黑。對此,財經作家王伯達指出,「前幾天才說,『AI 永動機』的資金來源出現了裂痕。現在,裂痕變得更大了。」

美國時間週四(17日),美國地區性銀行板塊再逢重挫,多家銀行披露遇上可疑貸款欺詐事件,引發市場對銀行體系潛在信貸風險的擔憂,連鎖反應更波及美債收益率與整體市場情緒。總部位於猶他州的 Zions Bancorporation(Zions 銀行) 和總部位於亞利桑那州的 Western Alliance Bancorp(西部聯盟銀行) 接連披露了與借款人相關的潛在欺詐事件。

當前熱搜:快訊》10:04臺灣東部海域發生規模5.3有感地震 最大震度花蓮縣和平、宜蘭縣南澳3級

王伯達在臉書以「AI 永動機的資金鏈條斷了?區域銀行暴跌不是結束,而是開始?」為題發文指出,前幾天才說,AI 永動機的資金來源出現了裂痕。現在,裂痕變得更大了。美國兩家區域銀行同時暴跌超過 10%。Zions 銀行跌 12%,西部聯盟銀行跌 11%。原因都一樣:貸款出問題了。但這次不是單純的違約,而是詐欺。

王伯達引述摩根大通的 CEO 戴蒙(Jamie Dimon)示警:「當你看到一隻蟑螂時,廚房裡通常還有一百隻。」到底還有多少蟑螂?並舉出次級汽車貸款商 Tricolor、汽車零件商 First Brands 皆出現破產,爆出「資產重複抵押」。美國司法部已介入調查。現在問題開始波及銀行了,並指出「這不是個案」:

  1. Zions Bancorp:5,000萬美元呆帳
  2. Western Alliance:9,860萬美元問題貸款,同時曝險於 First Brands 破產案
  3. Jefferies Financial:作為 First Brands 主要投行,股價持續重挫超過 10%
  4. 區域銀行指數(KRE):單日劇烈波動

王伯達表示,人工智慧(AI)的永動機,需要穩定的金融體系,科技巨頭們正瘋狂擴張 AI 基礎建設。臉書(Meta)規劃 290億美元建資料中心,甲骨文(Oracle)發行 180億美元公司債(2025年美國第二大規模),孫正義質押安謀(Arm)股票借 50億投資 AI。「這些數字大到什麼程度?大到他們自己的現金流都不夠用了。於是,私人信貸市場成為主要資金來源。」

現正最夯:燕子口堰塞湖恐潰釀嚴重災情!劉世芳下令太魯閣國家公園全園封閉

AI 相關公司在美國投資級公司債的佔比,從 2020 年的 11%,上升到 2025 年的 14%。錢就這樣從金融市場,流向 AI 產業。但此刻出現了一個矛盾:提供資金的人,股價卻在暴跌。像是 Blue Owl Capital:今年來跌 35%、Ares Management:今年來跌 21%、FS KKR Capital:今年來跌 36%;而同一時間,那斯達克指數卻上漲了 15%。

王伯達認為,2023年的劇本,正在重演,就像是 2023 年三月的那場地區銀行危機。當時,加密貨幣產業出問題,數位資產教屁平台 FTX 的倒閉引發了連鎖反應。專注新創公司和加密貨幣業務的銀行開始出現流動性危機。矽谷銀行、銀門銀行、簽名銀行接連倒下。而問題核心在於資產負債不匹配。負債端是不穩定的新創/加密貨幣存款,資產端是長天期公債與不動產抵押貸款證券,無法快速變現。最後,聯準會(Fed)緊急推出 BTFP(銀行定期融資計劃)救市。

王伯達指出,2025 年的故事結構類似,但起因不同:當時是加密貨幣泡沫,現在是 AI 投資過熱。當時是流動性危機,現在是獲利能力問題。當時問題相對單純,現在還加上了詐欺。更危險的是,當資金鏈緊繃時,道德風險開始顯現。偽造文件、資產重複抵押、掏空資金池......

對於這波區域銀行倒閉的影響是否擴大,王伯達拋出 3個可持續觀察的訊號:

第一,私人信貸市場的連鎖反應。如果 Tricolor、First Brands 只是開始,更多「資產重複抵押」、「擔保品造假」可能陸續浮現。這會不會只是剛開始而已?

第二,區域銀行的貸款緊縮。2023 年聯準會的銀行借貸行為調查已顯示:商業貸款、不動產貸款、消費貸款全面緊縮,貸款利差持續擴大。這通常是金融危機與經濟衰退前兆。這次危機後,銀行只會更謹慎。當銀行收緊貸款條件時,整個經濟的流動性就會受影響。

第三,AI 投資的資本支出是否放緩。若金融體系出現問題,投資步調可能會放慢。這會影響整個 AI 供應鏈,從晶片製造商到資料中心營運商,都可能感受到寒意。

但王伯達話鋒一轉,「別忘了 2023 年的經驗,2023 年三月銀行危機爆發時,市場一片恐慌。但回頭看到聯準會快速出手救市,流動性危機解除後,全球股市快速上漲。對於在恐慌中進場的投資人來說,那是絕佳機會。我們可能要迎接另一個「大放水」時代。」

王伯達示警,現在市場可能面臨重新定價風險,戴蒙的「蟑螂理論」正在應驗。現在看到甲骨文(Oracle)的毛利率問題、Tricolor 和 First Brands 破產、Zions 銀行和西部聯盟銀行的詐貸案、Jefferies 投行持續重挫...... 這些可能都只是開始。但歷史也告訴我們:危機會來,政府會出手,市場會反彈。問題只是,這次的時間表會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