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諾貝爾文學獎,由匈牙利作家卡撒茲納霍凱(László Krasznahorkai)奪得,他被封為「末日大師」,卻希望用文字帶給下一代面對末日的力量。
在這個終將毀滅的世界裡,他要扮演那簇寄予人們希望的火苗。
全站首選:雨揚老師》12生肖農曆9月運勢:羊寶寶貴人降臨、雞寶寶財氣四溢(下)
台北時間十月九日晚間,諾貝爾文學獎委員會宣布,由71歲的匈牙利作家卡撒茲納霍凱(László Krasznahorkai)摘下今年桂冠。他是繼2002年已故文豪克德斯(Imre Kertész)後,第二位獲此殊榮的匈牙利作家。
雖然東方世界對他相對陌生,但多年來,歐美文壇早已將他視為諾貝爾文學獎熱門人選。
美國作家兼評論家桑塔格(Susan Sontag)封他為「當代匈牙利的世界末日大師」;負責頒發文學獎得主的瑞典文學院常任祕書馬姆(Mats Malm)亦盛讚其作品,「能在末日般的恐怖中,重新確認藝術的力量。」
現正最夯:北車性侵影像外流!網友批媒體「A片式馬賽克」報導 台鐵澄清:非本公司監視畫面
即使已過古稀之年,卡撒茲納霍凱憂鬱的深藍眼眸,依然清澈深邃,彷彿可以看透世界的本質。
自我剖析》對人類世界具有反抗性質
他關注俄烏戰爭、關心底層人民、反對包括共產和法西斯在內的極權體制,每當他想到當今世界的現狀,就會感到格外悲傷,「我是個憂鬱的人⋯⋯,成為憂鬱者,也意味著對人類世界具有某種反抗性質。」他嘗試自我剖析。
卡撒茲納霍凱雖然將當代視為末日,卻不因此感到絕望,反而希冀以寫作為媒介,給予人們面對末日的力量。因此,在他的著作如《撒旦的探戈》、《反抗的憂鬱》、《戰爭與戰爭》之中,雖皆觸及毀滅與災難,但背後的真正核心,是凸顯在巨大的不確定性下,仍心存希望的人們。
要寫出宛如末日的氛圍,創作靈感也必然源於苦澀。欲探究其作品基調的源頭,就得回溯到卡撒茲納霍凱陰鬱蒼涼的少年歲月。
1954年,他出生在匈牙利東部小鎮久洛(Gyula)的中產階級猶太家庭,父親是律師,母親則在社會福利部門工作。在20世紀初歐洲的反猶浪潮下,他的祖父刻意改姓以便融入社會;他直到十一歲才得知自己的猶太血統。
他從小就喜愛閱讀,尤其是卡夫卡(Franz Kafka)和伯恩哈德(ThomasBernhard)充滿荒謬與怪誕的文字,更讓他深深著迷。
除了文學,卡撒茲納霍凱也擅長音樂。1973年,19歲的他進入大學,原想跟隨偶像卡夫卡的腳步攻讀法律、研究犯罪心理學,也想過要成為一名音樂家,但最終選擇主修匈牙利語言與文學。
(本文獲今周刊授權轉載,更多內容,請參閱最新一期《今周刊》第1504期)
你可能也會感興趣》
00878配0.55→0.4元,1年少賺9萬還不賣?她抱300張高股息,生病停工頓悟投資真諦:比報酬更重要的是?
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183013/post/202510140013/
天氣/首波降溫將報到!東北季風這天來「北部恐暴跌10度」,又有熱帶擾動發展?10日報搶先看
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183030/post/202510120016/

圖:今周刊 /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