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重創復興鄉,還沖斷最重要的聯外道路台9線「馬太鞍溪橋」,對此,交通部次長陳彥伯今(1)天表示,目前馬太鞍橋重建已啟動3階段搶修,會將防洪標準加倍,採「200年防洪標準」。另外,公路局預計新橋將於2026年底完成單向橋樑,2027年完成橋樑建設,可雙向通車。
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沖毀復興鄉最重要的聯外道路台9線「馬太鞍溪橋」,對此,陳彥伯今天出席公路局駕照管理新制記者會受訪表示,舊的馬太鞍溪橋在2019年完工,其設計防洪標準依據馬太鞍溪河川治理規劃及跨河建造審查要求、採100年防洪標準。
當前熱搜:苦苓挺捷運老婦 質疑男子「沒資格坐」!遭網酸爆:站著說話不腰疼
而經過這次的災難,初步規劃新橋建設時要採200年防洪標準,所謂200年防洪標準是指以200年一次的洪水頻率為基準所設計的防洪計畫,意即該工程應能抵禦平均每200年發生一次的洪水事件,以台北地區淡水河流域為例,就是200年防洪標準。
另外,公路局長林福山補充,根據目前規劃,馬太鞍橋重建目前已啟動3階段搶修,預計在2026年底完成單向橋樑、可雙向通車,2027年完成橋樑建設,可雙向通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