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軍近來在電磁彈射技術上的連串進展,從「福建艦」到剛拆除電磁彈射器工棚、即將進行海上測試的 076 型兩棲攻擊艦(俗稱「四川艦」),在國際上引發關注。軍事分析員「空天力量」指出,福建艦早前示範的「低速或近靜止狀態」艦載機起降試驗,已凸顯出中國在電磁彈射技術與電磁攔阻等核心技術上的能力;而四川艦若能快速完成類似測試,將進一步擴大中國海空作戰的彈性與部署密度。

「空天力量」分析,福建艦在測試中能在幾乎靜止的航速下完成彈射與攔阻,這一細節看似平常,實則考驗電磁彈射系統的能量輸出、精密控制以及極端工作情況下的穩定性。傳統航母通常靠航速提供相對迎風來減輕彈射及攔阻的負荷,而福建艦的做法是其電磁系統須自給全程動能與精準調控,代表工程化與系統整合已達一定成熟度。

當前熱搜:菱傳媒創刊總編蔡日雲證實「曾單方面接收提供訊息」疑來自黃國昌

中國殲-35在福建號航母上準備彈射。 圖:翻攝自 騰訊新聞@空天力量

在工程層面,電磁彈射器必須解決大功率供電穩定性、系統冗餘設計與極端工況適應性等關鍵問題。分析文章中認為,中國在這些環節上能取得突破,並非單靠理論設計,而是透過大量測試與工程化改良累積而成,這也為把電磁彈射技術應用到非傳統航母平台(如四川艦)提供了技術基礎。

四川艦被視為一種「輕型航母化」的兩棲攻擊艦,若配備電磁彈射器,將能發射固定翼飛機與中大型無人機,大幅提升對海對陸打擊與偵察能力。此種組合也將帶來戰術上的新思維:利用有人戰機執行突破敵防空、清除高威脅目標,再由四川艦等平台大量彈射無人機執行持續偵察、電子壓制或精確打擊,形成有人/無人協同的戰場態勢。

076型兩棲攻擊艦,又名四川艦。 圖:翻攝自 騰訊新聞@空天力量

此外,福建艦與四川艦若能形成編隊運用,將使中國海上作戰體系更具彈性與層次性;有人機負責高威脅突擊與空戰任務,無人機群則以高頻次、低成本執行覆蓋與補位任務,二者互補可降低有人機損耗風險,並放大戰場感知與打擊半徑。

全站首選:爆偷拍政敵選擇性爆料 名嘴:黃國昌狗仔有人窩裡反 他喊:你的人在我這!

與此同時,文章中也把焦點放在中美技術及整體產業支援能力的差距。「空天力量」認為,當西方仍在解決電磁彈射技術可靠性等細節時,中國已開始思考如何將該技術模組化、在不同艦型上快速複製與實用化,進而把技術優勢轉化為戰術與戰略上的選項。而隨著更多平台加入、指揮體系與無人機運用模式逐步成熟,中美在電磁彈射技術與海上作戰體系上的差距將持續成為亞太安全態勢的重要變數。

圖為福建號航母上的載機彈射起飛。 圖:翻攝自 騰訊新聞@空天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