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將近,正值毛蟹繁殖期,新北市碧潭水域再度迎來一波生態奇景。繼今年5、7月觀察到「蟹」潮大爆發後, 24日晚間再度發現大量毛蟹溯溪而上,現身於碧潭堰,準備前往上游進行繁衍,這是今年毛蟹第3度造訪碧潭,對此,專家也解釋原因,主要是春天較晚、連日暴雨造成毛蟹大量現蹤。
毛蟹是重要的洄游性物種,每年會從河口地區逆流而上至淡水河系中上游淡水域繁殖。碧潭堰在改建之初,即以「生態友善」為核心理念,特別設計了符合魚類及其他水生生物習性的「魚道」,包含多孔隙結構與緩坡設計,降低水流速度,創造適合生物棲息與溯游的環境,112年啟用後,便陸續觀察到多種魚類利用魚道,毛蟹今年連續3度大規模造訪,更是對碧潭堰生態功能的最大肯定。
現正最夯:揭柯文哲遭法官三度打臉!律師:沈慶京未解釋金流 強化朱亞虎認罪行賄柯的殺傷力
對此,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曾晴賢教授表示,小毛蟹上溯洄游的數量和流量有明顯的關係,並且這次上溯的毛蟹體型,是3次之中最小的,有可能是今年3月春天時節比較晚才從海裡過來的第2批次的幼苗長成的。暴雨後的高流量會促使稚蟹利用洪水成群上溯,近期的高水溫也是促成這次在夏季時節,不只一次出現大量蟹蹤的原因。
另外,新北水利局提醒,毛蟹是台灣重要的在地生態資源,若於碧潭堰周邊發現毛蟹勿捕捉,讓毛蟹能在新店溪安心繁衍,也可利用中秋佳節,在欣賞碧潭美景的同時,一同見證這片水域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毛蟹在湍急的水流中沿著堰體垂直攀爬。 圖:新北市政府水利局/提供

成群毛蟹沿堰體攀爬的畫面,「這是一件令人振奮的生態喜訊!」。 圖:新北市政府水利局/提供

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曾晴賢教授表示,小毛蟹上溯洄游的數量和流量有明顯的關係。 圖:新北市政府水利局/提供

碧潭水域再度迎來一波生態奇景密密麻麻的毛蟹三度造訪。 圖:新北市政府水利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