樺加沙颱風外圍環流所帶來的豪大雨重創花東地區,7月形成的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釀嚴重災情。水利專家、前內政部長李鴻源表示,內政部長劉世芳2週前找他組專家團隊協助監控堰塞湖,並依模擬資料疏散約8000人,如果沒有事先做這個工作,造成傷亡恐怕更難以想像。他也提醒,近一週內要回到家園的風險還是較高,呼籲災民儘快疏散。
根據中央社報導,李鴻源透露,劉世芳25日再度致電給他表達感謝,強調現在仍有近3000萬噸的水還沒下來,請他持續監控;李鴻源開玩笑對劉世芳說「這是很好的朝野合作方式」。內政部根據這份資料疏散7000人至8000人,李鴻源直言,如果沒有事先做這個工作,造成傷亡恐怕更難以想像。
當前熱搜:專家看盤》美股拖累 台股失守26000點 電子權值遭法人提款
李鴻源指出,劉世芳約2週前打給他,詢問能否針對堰塞湖提供相關專業協助,他非常樂意,因此找台大、陽明交大等校的土木、水利與地質領域專家組成團隊,協助監測堰塞湖狀況。一開始最重要的是思考能否引掉水源,接下來更重要的是關注什麼時候會垮、會怎麼垮、垮的時候洪峰會衝破哪個下游堤防、水會漫淹到光復鄉哪些部落等。
李鴻源續指,因此團隊開始模擬淹水與河道狀況,計算出淹水深度與範圍並提供給內政部。專家團隊仍持續監控中,目前無法預測堰塞湖會如何發展,這取決於花蓮是否持續下雨等因素,垮掉風險「相對還是高的」,因此近一週內要回到家園的風險還是較高,呼籲災民不要掉以輕心,儘快疏散、撤離,政府也要協助安置,其他就交給專業,希望政治人物别吵架。
至於是否有可能以爆破方式處理,李鴻源說直呼:「不可能,整座山怎麼爆破?」並提到,若要引流也要視條件而定,這次從颱風警報到溢流時間太短,只能密切監控、關注、疏散、安置。如何處理堰塞湖沒有標準的SOP,對任何國家來說都非常棘手,當堰塞湖形成後原則上只能不斷監測、評估、疏散,面對大自然的力量,有時候不是什麼事都是人可以解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