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中國的九三閱兵式上,中共官方大談歷史問題,頌揚中國共產黨在所謂「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的光榮勝利與卓越貢獻;反觀台灣,此回紀念日開始減少使用光復、抗戰等字眼,改以「終戰」稱呼,貼近西方世界的用語,將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的歷史敘事中立化、正常化,但也招致失去話語權、侵略除罪化的罵聲。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美國在臺協會(AIT)接受記者訪問時,做出了一反常態地回應。AIT 當時主要針對中共以〈開羅宣言〉、〈波茨坦宣言〉、〈舊金山和約〉等文件為由,主張擁有台灣主權乃國際法認證。面對記者提問,AIT 表示這是中國刻意扭曲二戰時期的文件,包括開羅宣言、波茨坦宣言、舊金山合約,企圖為征服台灣的脅迫行動提供支持,也就是說中國想要做出法律化正當性。但北京的敘述完全錯誤,這些文件都未決定台灣的最終地位。
持續更新:害死于朦朧的是他? 網爆體內有河豚毒素 牽扯這2高官 傳一人是蔡奇私生子
此番發言被部分人士認為,是美國對台政策變化的象徵,從原先模糊的態度,轉向公開主張「台灣主權未定論」。

台灣主權未定論是一種由來已久的思想,意即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後的一系列宣言和條約,並沒有明確「台灣」的歸屬權問題,故在法理上,並不能說明台灣主權屬於中華民國,或中華人民共和國。
最早討論台灣戰後地位的國際文件乃〈開羅宣言〉,其中言明「在使日本所竊取於中國之領土,例如東北四省、臺灣、澎湖群島等,歸還中華民國」。但是,開羅宣言是一份宣言(Declaration),沒有任何簽字與條款,格式也相當隨意,比起正式文件更像是宣傳詞、新聞稿和意見表示,並不具備條約與行政協定的效力。
在開羅宣言之外,主要支持「台灣主權已定」的說法,來自日本投降後簽署的〈降伏文書〉、〈舊金山和約〉、〈中日和平條約〉等文件。
〈降伏文書〉是 1945 年 9 月 2 日,在美國密蘇里號(USS Missouri BB-63)戰列艦上簽署的,代表日本正式無條件投降的文件。其中表明日本將「忠實執行波茨坦宣言之各項條款」,而波茨坦宣言重申了開羅宣言的所有條件,並表示日本之主權必將限於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國及吾人所決定之其他小島之內。
問題在於,作為一份投降文件,〈降伏文書〉並未明確規範簽約各方的權利與義務,僅表示日本投降且願意執行盟軍要求、接受盟軍領導。這使得降伏文書僅能說明日本放棄台灣主權,但這對於英、美、蘇、中等一眾國家,都沒有表示正式的接管關係。換句話說,即使退一步講,依據降伏文書日本承認台灣屬於中華民國,與會的一眾國家也沒有承認的必要。
往後在對日本的正式和約〈舊金山和約〉簽訂前,國民黨政府就因內戰失利,退守到東南苦行山去了。眾所周知,中華民國與中共之間從未簽署過任何和平條約、和平協議或停火協議,因此國共內戰於法理上仍在進行,幾乎被佔領全境的中華民國,也就成為所謂的「殘存國家(rump state)」,與流亡政府不同的是,殘存國家仍控制自己國土的一小部分,以中華民國來說便是金門、馬祖或未定的台灣。

局勢的變化造成國際上出現中國代表權爭議的問題,簽署舊金山和約的各方對於「誰能代表中國」意見不一,最終導致和約條文中,雖規定日本放棄對台灣與澎湖群島的一切權利,但仍沒有明確規定以上領土被畫分給哪個政權。因此,台灣主權未定論支持者最常見的立場,便是台灣與澎湖群島是聯合國的「託管帶」。
許多被戰敗國放棄的,未建立過獨立主權國家的領土,都曾作為聯合國託管地,如朝鮮半島、法屬印度支那(主要位於今越南、寮國、柬埔寨一帶)、義屬利比亞等,並不是單獨的例子。
至於〈中日和約〉則有著更有趣的部份,其中亦未明確表達臺澎之歸屬,但卻表示:中國與日本國在 1941 年 12 月 9 日(國民政府對德義宣戰,一般被認為此後亞洲、歐洲戰場正式並稱為二次世界大戰)以前所締結之一切條約、專約及協定,均因戰爭結果而歸無效。
以此來看,〈馬關條約〉也可被算做廢除的條約之一,條約文內已使用「中國」一詞稱呼清帝國,而如果中華民國在法理上與清帝國有繼承關係,這或許將成為台灣主權已定論者最有力的依據。在這樣的基礎之上,縱然還有臺灣是否為清帝國殖民地、清帝國獲得臺灣是否有法理依據等一系列問題,但這一點可能性,也確如蒼海中的浮木了。
總而言之,中華民國政府目前對臺灣有管轄事實,臺灣主權未定論也就成為了能被討論的議題,若為中共的統治,恐怕即要接受在九三閱兵上表示隻完全否定的態度了。
事實上,台灣主權未定論能有如此大的討論空間,便是由於先前慣稱的「中國」出現了代表權爭議,以此延伸出了國際上的「臺灣問題」。如今美國若真公開支持台灣主權未定論,就代表美國不能承認中共對台灣的主權,或將推翻長期以來針對臺灣問題的戰略模糊立場。

台灣教授協會17日發表聲明呼應美方關於台灣未定論之表態,並批評中國國民黨和中國共產黨藉扭曲史實,訴諸台澎主權等詐騙行徑如出一轍。 圖:台灣教授協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