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政治局勢持續動盪。現任總理白胡(François Bayrou)上任不到一年,就可能在近日面臨國會不信任投票,若失敗將成為 20 個月內第 4 位下台的總理,創下「第五共和」史上罕見紀錄,總統馬克宏的領導權威也將受挫。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 CNN ) 報導指出,白胡推動一項高達 440 億歐元的計畫,包括取消 2 個公定假日與凍結開支。他強調這是「國家生存」所需,警告過去 20 年來,法國債務幾乎以每小時增加 1,200 萬歐元的速度累積,但類似的財政改革早已導致前總理巴尼耶(Michel Barnier)下台。

持續更新:謝步智觀點》這才是真正司法獨立! 川普「這3大」重大政策接連被法院打臉

米歇爾·巴尼耶(Michel Barnier)曾在2024年9月至12月擔任為期三個月的法國總理。 圖:翻攝自 X

政治僵局也反映在經濟層面,法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已高於西班牙、葡萄牙與希臘,逼近義大利水準。對外一向以「歐陸強權」自居的馬克宏,如今卻被迫面對市場信心下滑與財政惡化的現實。

報導提到,外界普遍認為,這場危機可追溯至馬克宏去年倉促宣布的國會提前選舉。當時因極右派「國民聯盟」(National Rally)在歐洲議會選舉中表現亮眼,馬克宏意圖藉解散國會扭轉情勢,卻適得其反,導致中間派失去多數,議會陷入分裂。與德國、義大利不同,法國缺乏聯合政府傳統,讓馬克宏的施政更加艱困。

若白胡倒下,馬克宏勢必承受辭職壓力。圖:翻攝自追著大事跑的人

報導分析,若白胡倒下,馬克宏勢必承受辭職壓力,極右領袖瑪琳.雷朋(Marine Le Pen)已要求解散國會並重新選舉。但據報導引述輿論分析,新選舉只會進一步強化極右勢力。另一種可能是任命看守內閣,傳出國防部長勒克努(Sébastien Lecornu)與司法部長達馬南(Gérald Darmanin)都被視為接任人選,但這個位置恐怕只是「燙手山芋」。

報導指出,問題在於,無論左派或右派,都已表態不會支持另一名中間派總理,意味著馬克宏缺乏穩定執政的基礎。近期民調顯示,若再度舉行國會大選,極右派將躍居第一,左派緊追在後,中間派則遠遠落後。

雷朋所領導的極右翼政黨國民聯盟。 圖:取自 Marine Le Pen 臉書

報導中分析家莫伊西(Dominique Moïsi)直言,他難以回想第五共和時期曾有如此嚴重的僵局。他指出:「從戴高樂抵抗刺殺、阿爾及利亞戰爭到 1968 年五月風暴,法國都曾挺過,但今天卻瀰漫著憤怒與仇恨。」

在外部環境上,俄烏戰爭與中東衝突正值膠著,巴黎的混亂無疑成為普丁與美國總統川普口中的笑柄。報導中憂心,馬克宏恐怕會被記錄為那位「結束第五共和穩定時代」的總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