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前(3)日抗戰勝利80週年閱兵儀式上,首次公開展示最新戰略反導系統「紅旗-29」,以龐大發射車與全新規格,引起國際關注。據「地球村的故事」發表分析文章認為,這項新型反導武器不僅代表中國技術突破,也可能在中、美、俄三方競爭格局中投下震撼彈。
文章翻攝閱兵影像指出,紅旗-29 使用六軸發射車,每輛搭載兩枚導彈,整體體積甚至超過俄羅斯 S-500 防空系統。軍事分析普遍推估,其射程可達 3,000 至 4,000 公里,最大飛行速度 18 馬赫,能在 1,500 公里高空攔截洲際彈道飛彈,還具備攔截低軌衛星及高超音速載具的能力,被外界稱為「衛星獵手」。
現正最夯:快訊》柯文哲7000萬交保 黃國昌:擔心柯不接受高交保金

與俄羅斯 S-500 兼顧防空、防天、反導不同,紅旗-29 更專注於中段反導與戰略防禦,定位可能接近俄軍仍未服役的 S-550。文章提到,事實上,中國自 2010 年起已多次完成中段反導試驗,紅旗-29 被視為長年技術累積下的成果,再加上低空防禦的紅旗-19,兩者搭配將構成由末端到高層的完整反導網。
然而,美國太空軍作戰部長薩爾茨曼警告,中國已成為「太空領域最具威脅的挑戰」,並稱相關發展可能在短期內改變全球太空安全格局。對此中國則重申,中國發展反導技術僅屬防禦性質,並批評美國才是太空軍事化的始作俑者。

文章表示,其實美國早在 1950 年代就啟動反衛星武器計畫,近年更透過「星鏈」計畫與 X-37B空天飛機強化其太空實力。對比之下,中國則強調自身發展是為了應對外部壓力,而非主動挑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