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總統李在明在執政初期對軍隊高層進行了一場罕見的大規模調整。
據陸媒《星球調研室》今 ( 1 ) 日報導,在本月初,短短一夜之間,7 名四星上將全部被更換,包括聯合參謀本部長、海陸空軍參謀總長、韓美聯合作戰司令部副司令等核心職位。這些職位不僅是韓國軍隊的中樞力量,也與韓美軍事合作和朝鮮半島安全局勢息息相關。
持續更新:謝步智觀點》這才是真正司法獨立! 川普「這3大」重大政策接連被法院打臉
2024 年 12 月,時任總統尹錫悅被指試圖通過軍隊干預政治。據多家媒體報導,尹錫悅曾下令軍隊包圍國會,甚至允許「必要時開槍」,試圖短暫廢除文官統治。這一事件雖然未能實施,但暴露了軍隊高層與尹錫悅之間的緊密聯繫,也引發了社會對軍隊中立性的質疑。

李在明上台後,如何清除軍中的「親尹派」勢力,成為其執政初期的當務之急。此次調整的目標顯而易見:確保軍隊忠誠,防止類似事件重演。
李在明不僅更換了所有的四星上將,還在此前調查中清除了多名與「戒嚴事件」相關的軍中高層,包括首都防衛司令官、陸軍特戰司令等重要職位。這一系列動作向外界釋放了一個信號:軍隊必須服從新政府的領導,而非成為政治鬥爭的工具。

韓國軍隊在政治中的角色一直微妙且重要。金大中、盧武鉉時期,政府強調「文官治軍」,努力削弱軍隊的政治影響力。李明博、朴槿惠執政後,軍隊的保守派力量逐漸回歸,儘管人事調整較為穩健,但仍針對個別進步派將領進行更替。
文在寅時期則以推動南北關係為目標,啟用主張「溫和對話」的軍官,壓制激進派勢力。而尹錫悅上台後,迅速清除了文在寅時期提拔的軍官,強化了保守派的主導地位。

相比之下,李在明的調整不僅速度更快,規模也更大,執政僅數月便完成了對軍隊高層的全面重組。這種調整背後,除了政治考量,也有戰略需求。李在明提出「堅守國防的同時,更重視半島和平議程」,這要求軍隊高層在軍事強硬與對外緩和之間找到平衡。
與文在寅時期不同,李在明並未特別強調對北方態度的溫和性,而是更關注軍隊在複雜國際局勢中的適應能力。當前,朝鮮半島安全形勢複雜多變,朝鮮核威脅持續加劇,韓美聯合軍事演習頻繁開展。在這樣的大背景下,軍隊高層的穩定與高效運作尤為重要。

韓國總統李在明。 圖 : 翻攝自星球調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