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地院今(5)日裁定前民眾黨主席柯文哲以 7,000萬元交保;國民黨台北市議員應曉薇則以 3,000萬元交保。對此,律師黃帝穎質疑,柯文哲在押期間,都能持續網攻、干擾證人,交保後如何確保證人不被干預?
針對京華城案在押被告柯文哲和應曉薇延押與否一事,台北地院今日裁定,柯文哲以7,000萬元交保、應曉薇則以 3,000萬元交保。交保後2人都被限制出境、出海,限制住居、不得與共同被告、未傳喚證人接觸,同時科技監控。
精選報導:柯文哲7000萬交保!江和樹哀嘆「錢要從哪裡來」 喊話企業老闆幫忙出錢
對此,黃帝穎表示,北院裁定柯文哲 7,000萬交保後,北檢是否提抗告,值得後續關注。雖然法院命令,禁止交保後接觸證人、探詢案情,但由於柯文哲遭押期間,民眾黨仍持續使用其社群平台、網路影音等方式,持續發動輿論戰、干擾證人及檢方;因此,黃帝穎質疑,交保後又如何確認證人不被干預?
黃帝穎指出,柯文哲是否已經沒有高院指出的「7大串證滅證問題」,仍是之後能否維持交保的關鍵。他提到,先前北院也曾裁定柯文哲交保,卻遭高院以柯文哲7大串證、滅證理由,撤銷了北院的交保裁定。因此,本次交保是否已符合高院7大串證滅證理由,將是柯文哲交保能否維持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