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國九三大閱兵雖有多款新型武器首次亮相,但據軍事評論員「馬妍」觀察發現,多年前曾在天安門廣場風光登場的「明星裝備」,今年卻悉數缺席,舊有戰力逐步退居二線。

殲轟-7戰機。 圖:翻攝自 騰訊新聞

在戰機部分,殲-10B、Su-30MKK、Su-35,以及以往被視為主力的殲轟-7、殲-15,都未出現在閱兵隊伍中。分析指出,這些戰機雖在中國內部逐漸被殲-20、殲-35等新一代隱形戰機取代,但若放在國際舞台,仍具有相當戰力水準,足以列入不少中等國家的空軍骨幹。

延燒焦點:(影) 克里米亞挨轟! 烏「火鶴」巡弋飛彈首次啟用 俄安全局基地遭摧毀

殲-15戰機。 圖:翻攝自 騰訊新聞

導彈與防空裝備方面,曾被稱為「航母殺手」的東風-21D反艦彈道飛彈,以及長劍-10巡弋飛彈、鷹擊-12超音速反艦飛彈和紅旗-12、紅旗-9等防空系統,這次同樣未再現身。「馬妍」指出,這些裝備過去曾代表中國在飛彈和防空領域的突破,如今因更高階型號登場而退居次位,但放在區域安全軍備中區域中仍具威脅。

鷹擊-12超音速反艦飛彈。 圖:翻攝自 騰訊新聞

至於陸上軍備,99式主戰坦克和96A式坦克未能入列,而無人機領域也有明顯更替,曾在過去閱兵出場的彩虹、翼龍系列無人機不再出現,取而代之的是更大航程、更強載彈的新型無人系統。

99式主力坦克。 圖:翻攝自 騰訊新聞

文章分析認為,這些被「淘汰」的裝備,雖在中國逐漸邊緣化,但若移到其他國家,仍可組成一支具有中等以上戰力的軍隊。「對不少中型國家而言,若能一次獲得這批中國『退居二線』的武器,無疑等於實現軍力跨越式升級。」

東風-21D中程彈道導彈。 圖:翻攝自 騰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