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民眾黨主席黃國昌主推的核三延役公投,於昨(23)日投開票。雖然同意票達434萬1,432票,多於不同意票的151萬1,693票,但仍未達到500萬523票的有效門檻,最終宣告該公投案被否決。對此,政治工作者周軒直言,這場公投沒有贏家,輸家只有一個,而那個輸家還想要修公投法翻盤。

針對公投結果,周軒分析指出,這場公投「沒有贏家,輸家只有一個」,並批評黃國昌表示將在下會期修《公投法》的行為,認為自他宣布參選新北市長以來,「就沒有機會了」。周軒進一步指出,投票結果反映出台灣民眾對核能仍存疑慮,不僅涉及安全與戰爭風險、維護成本,過去核四案的問題也讓社會對核能缺乏信心。

現正最夯:傳李洋接運動部長 苦苓:別輕易踏進「水很深」的地方 更適合「這些」職位

周軒舉例,新北市政府在國民黨執政下,拖了近十年才完成核一廠用過燃料棒乾式儲存場的合法使用,顯示台灣社會對「核廢料」的處理態度普遍是「不要在我家最好,只要不在我家都可以討論」,這種態度不分政治顏色。

他指出,單純從數字來看,這次公投是史上投票率第三低的全國性公投,投票率連三成都未達標。雖然同意票比例高達約75%,但仍距離500萬票的門檻約70萬票。周軒分析,若藍白陣營認真動員,結果不會如此,但這場公投從頭到尾都被一名政治人物當作政治籌碼,「看的懂的自然不會用力」。

周軒也強調,反對核三延役的人數並非只有約150萬,有些民眾看到公投題目「您是否同意第三核能發電廠經主管機關同意確認無安全疑慮後,繼續運轉」覺得題目打假球,投不投都無差;也有人僅反核三,並不排斥未來核能發展的可能性。因此,即便表面上同意票大幅領先,其實更多人是因為公投題目而失去投票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