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官方調查,約1/3長者獨居或僅與配偶同住,宗教界今天透過座談會盼社會安全網守護長者,長者也能繼續服務社會;衛福部社家署呼籲長者參與社會,對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幫助。
台灣今年進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人口佔比達20%,天主教單國璽基金會與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今天共同主辦的「獨處不孤獨」論壇,盼讓「獨處」 成為心靈沉澱的契機,而非孤獨的代名詞,盼凝聚社會各界力量,共同編織一張守護長者的安全網。
全站首選:傳李洋接運動部長 苦苓:別輕易踏進「水很深」的地方 更適合「這些」職位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副署長張美美致詞時表示,衛生福利部111年老人生活狀況調查顯示,約1/3長者是選擇獨居或僅與配偶同住;長者對於怎麼做安排很重要,靈性關懷對有不同信仰的人也極為重要。
根據111年調查,台灣65歲以上的長者有9.11%是獨居,僅與配偶(含同居人)同住者為23.13%,分別比106年增加0.14及2.75個百分點。
張美美接受媒體聯訪時表示,政府一直以來都很關心獨居長者,並設有獨居老人關懷服務計畫,最重要的是希望長者能夠走出來參與社會,透過參加據點活動或擔任義工,對長者的心理健康有很大幫助。
另外,張美美說,針對經濟弱勢長者,設有緊急救援系統,由政府協助安裝,可偵測在家跌倒等情況以提供及時救援;最後關於安寧善終是國家政策,所有人在邁入老齡時都需要面對的議題,政府正為此做出各種努力。
天主教單國璽基金會董事長、總主教劉振忠指出,一個人退休後,這一生所累積的精華,還沒有發揮的可以繼續發揮;尤其是孩子都不在身邊的長者,如何「獨處不孤獨」,有信仰、找到一分工作,可以對自己好、對別人也好。
佛光山海外巡監院院長滿謙法師致詞時提到,以佛光人為例,有信仰後,就會到各單位服務,融入大眾,不斷與時俱進、不斷學習,為人生帶來不一樣的境界;也呼籲與者會參與論壇後、學習到的內容再分享更多的人、關懷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