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嘉義新庄滯洪池至今仍有3.5萬片損毀光電板尚未清除,環境部今(20)日說明,受損的光電板中,有高達92%的成分「可以回收」,且沒有汙染環境的疑慮。但由於元昱公司並未在規定期限內清除受損光電板,環境部截至今日為止,已分別向該業者祭出600萬和300萬元罰鍰,總計開罰900萬元。
丹娜絲颱風7月初罕見由嘉義登陸,重創作為國內光電發展重鎮的嘉義和台南地區,造成13.5萬片光電板受損。截至今日為止,嘉義新庄滯洪池周圍仍堆積3.5萬片受損光電板,調查後確認這3.5萬片未清除的光電板為元昱公司所屬。對此,環境部已開罰該業者600萬元罰鍰,並要求業者須在8月19日前清除所有受損光電板。然而,環境部環境管理署今日前往複查發現光電板尚未被清除,故再度重罰元昱公司300萬元,累計開罰900萬,若再度複查時仍未改善,將持續祭出罰鍰。
環境部表示,因丹娜絲颱風而受損的光電設施中,有高達92%的成分可回收再利用,目前已陸續委外進行資源化處理,至於部可回收的部分,則交由合法業者去化處理。截至今日為止,已有4萬片受損光電板完成去化處理,近6萬片光電板收至於合法場地,僅3.5萬片仍堆置於新庄滯洪池岸邊。
至於媒體報導堆置受損光電板的農地中出現可疑紅水一事,環境部說明,自丹娜絲颱風過境至今,環境部已主動追蹤嘉南地區6個災損光電案場周圍水質,檢測結果顯示無異常,加上滯洪池未供應養殖業用水和飲用水,並無汙染環境或水源疑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