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國防情報局近日公布對俄軍最新型 Kh-59M2/M2A 空對地飛彈的研究報告,指出俄羅斯飛彈製造正面臨資源嚴重短缺,不僅大量使用回收的老式引擎,甚至出現取消導引頭的「簡化版」設計,引發外界關注。

根據烏方拆解繳獲飛彈的分析,部分新生產的 Kh-59M2/M2A 被迫使用上世紀設計的 R95 渦噴引擎,這些零件疑似取自舊型 Kh-59M 飛彈。此外,原本應配備的紅外線成像與毫米波複合導引頭竟被移除,頭部改以配重塊取代,導致飛彈只能依靠慣性導航與衛星定位,精度大幅下降。

持續更新:長達20分鐘都沒發現? 中驅逐艦「近距貼身監控」美無人艇 最短僅距數尺

根據烏方拆解繳獲飛彈的分析,部分新生產的 Kh-59M2/M2A 被迫使用上世紀設計的 R95 渦噴引擎,這些零件疑似取自舊型 Kh-59M 飛彈。 圖:翻攝自陶慕劍觀察

烏方強調,這意味著該型飛彈幾乎喪失末端精確導引能力,僅能攻擊固定目標,難以對付移動中的軍事設施或車輛。為了彌補精度不足,俄方甚至將部分彈頭改為集束戰鬥部,以擴大攻擊範圍。

烏克蘭情報部門同時點名,至少有 116 家公司參與該型飛彈的生產鏈,其中仍包含部分美國和瑞士製造的外國零件。分析認為,這反映西方制裁已嚴重影響俄羅斯取得先進晶片與導引系統的能力,被迫採取「土法上馬」的方式維持產量。

不過,烏媒也指出,簡化設計雖降低性能,但相對減少了成本與製造時間,在高強度戰爭消耗下,仍可能被俄軍視為一種可行的戰場妥協方案。

俄軍舊型 Kh-59M 飛彈。   圖:翻攝自陶慕劍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