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FUTUBULL》報導,摩根大通分析師昨(29)日指出,蘋果公司將於 2026 年九月推出首款可折疊 iPhone 作為 iPhone 18 的一部分,定價 1,999美元(約新台幣 59,446元),此舉被視為蘋果因應 iPhone 17 系列創新不足的關鍵策略。與競爭對手三星相比。

摩根大通分析師表示,蘋果首款可折疊款 iPhone,可能採用類似三星「Galaxy Z Fold」的設計,並於 2026 年九月正式發布,分析師預測,儘管可折疊手機目前仍屬小眾,但蘋果的加入將顯著推動市場成長,並為公司帶來650億美元的銷售收入。

延燒焦點:首度超越中國!印度成美國最大智慧型手機出口國 蘋果加速遷廠

三星計劃 2024 年底推出三折疊手機,而蘋果直到 2026 年才可能推出首款產品。摩根大通認為,蘋果此舉是為了彌補 iPhone 17 系列「相當有限」的升級,並重新吸引投資者與消費者的關注。近年來,蘋果新品創新性減弱,導致消費者熱情下降,甚至影響股價表現。今年以來,蘋果股價已下跌逾 15%,部分原因來自美國加徵關稅等風險因素。

過去,蘋果曾成功將智慧手錶平板電腦等產品推向主流市場,摩根大通預估,可折疊手機也將遵循類似模式推出;然而,分析師薩米.查特吉(Samik Chatterjee)認為,可折疊手機短期內仍將定位於小眾市場,難以迅速普及。

此外,蘋果面臨的另一挑戰是前首席設計師喬納森.艾維(Jony Ive)的離開。艾維於今年五月宣布加 入OpenAI,參與一項價值 65億美元的項目,旨在開發可能挑戰 iPhone 的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