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下行壓力加劇,製造業與基層勞動階層同步陷入困境。據《德潤傳媒》與社群帳號《李老師不是你老師》連日揭露,日系車廠本田已關停其在中國的 2 座工廠,昔日銷量冠軍風光不再;同時,中國多地接連爆發工人堵門討薪事件,從西安、深圳到江西、河北,體現出工地欠薪、就業詐騙與勞資對抗問題正快速蔓延。
根據《德潤傳媒》報導,本田汽車日前宣布關閉在中國的兩座生產工廠。作為曾經年銷百萬輛的合資車巨頭,本田如今在華銷量雪崩,車輛大量滯銷、庫存積壓難以為繼。業界分析認為,受到中國國產新能源車如比亞迪、小鵬與蔚來等品牌迅速崛起的壓力,加上日系品牌長年內裝設計滯後與科技配置落後,本田已無法適應當前消費結構變化。
當前熱搜:嗆檢「要押就押我一個」柯文哲稱「沒貪污」:只能安慰自己看守所免食宿
與製造業企業困境交疊的,是底層工人處境的集體惡化。社群博主《昨天》披露,7 月 11 日,陝西西安高新區地電廣場工地爆發激烈肢體衝突。多名工人因薪資未結清,遭到工地保安強制驅離,雙方爆發衝突,工人甚至以滅火器噴射保安、並用鐵鍬將一名保安打倒在地。目擊者指出,是包商試圖「甩鍋跑路」所致。
7 月 12 日,廣東深圳光明區也出現因虛假招工引發的群體抗議。數百名工人被中介號稱招募「大量正式工」,實際安費諾精密連接器公司僅錄取數十人,引發工人不滿堵門抗議,最終中介僅以每人 200 元的賠償費草率了事。
而在此之前,7 月 9 日江西吉安、7 月 4 日河北中建三局項目,也都因工程款拖欠導致工人堵車堵門、自發集體討薪。擋車抗議成為工地工人最後可見的自保手段,反映出中國民間「欠薪—驅趕—暴力—息事寧人」的勞資衝突鏈條已日益常態化。
從汽車產業鏈的中高端崩盤,到基層勞動力市場的普遍動盪,這波現象已非單一產業危機,而是整體中國「製造業與勞工結構雙重疲弱」的深層信號。分析指出,隨著外資撤離、中資企業轉型不及、地方債務壓頂與監管失靈,中國經濟正進入一個「爭相出逃」與「無人保障」的危險交叉點。

江西吉安市醫院因為積欠薪資,遭到工人用車堵在門口。 圖:翻攝自李老師不是你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