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罷免將於7月26日登場,針對台北市五席國民黨立委罷免案,壯闊台灣聯盟理事長吳怡農今(15)日受訪表示,要讓罷免案成功「非常困難」,但這場行動象徵著台灣選舉文化的轉變。他認為,民意代表不應僅在四年一度的選舉中才接受檢驗,選民隨時都有權利要求「換人試試看」。
吳怡農指出,發動罷免並非單純為政黨對抗,而是公民社會對當前民主制度與文化提出的回應。他表示,當人民對民意代表的不作為或偏激言行感到不滿,便有權透過制度設計進行反制,這正是民主制度賦予選民的力量,也是推動政治文化改革的起點。
全站首選:「第一時間說我們指控不實」台師大女足學生遭莫名抽血 泣訴全文首曝光!
吳怡農也提及,國民黨將罷免視為政黨攻防的一環,錯誤地發動反罷免行動,甚至引發假連署風波,顯示其行動缺乏社會基礎。反觀此次罷免案的發起,來自基層的公民團體,自下而上推動民主機制,後續雖有政黨加入,但初衷並非政黨操控。
面對選區內的現任立委王鴻薇是否遭遇選情危機,吳怡農進一步分析,雖然國民黨內部頻頻喊出「告急」,甚至連台北市長蔣萬安也出面助陣,但這更像是典型的催票策略。他指出,就中山區滿滿的王鴻薇看板,便能看出投入多少金錢與資源,只為了穩住這一席。
吳怡農認為,部分立委之所以敢於無視社會輿論,正是因為他們對自身選區的支持基礎過度自信,認為只要穩住基本盤就能高枕無憂。他直言:「這種『老政治』的方式正是這次罷免想要挑戰與打破的傳統。」台灣邁向民主化尚未滿30年,仍有許多制度與文化需要改進。
最後,吳怡農強調,他本人將在726當天投下自己的一票,儘管他認為罷免成功的機率不高,但他期盼這次行動能促進選民意識的提升,也提醒所有民意代表:「不是選上就可以為所欲為,選民老闆每天都在看,隨時都能決定換一個人來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