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藝不只是記憶中的生活用品,更是跨世代傳承的文化瑰寶。台中地區農會今(15)日舉辦「藝起竹夢趣—竹藝編織成果展」,展出農村婦女歷時數月創作的竹編作品。此次展覽展現農村婦女透過工藝課程所培養的第二專長,將傳統手藝結合創意美學,不僅延續在地文化,也開拓竹藝商品化、永續發展的新可能。展出作品從竹籃、茶具到花器、裝飾品,種類豐富、手藝精湛,充分體現「技藝傳承」與「女性培力」雙軌並行的社區營造成果。

本次展覽為農會與台中市政府農業局合作推動的技藝培訓計畫之一,課程由國際竹藝大師徐暋盛老師親自指導,從竹材挑選、處理、基本編法,到創意設計與現代應用,全程系統化教學。課程參與者多數為農村婦女,在傳統農務之外,透過學習竹藝獲得第二專長,也培養出自信與成就感。

全站首選:嗆檢「要押就押我一個」柯文哲稱「沒貪污」:只能安慰自己看守所免食宿

農會總幹事廖述宗表示,這些作品不只是技術成果,更是農村女性自我實踐的證明。「從一開始不懂得分辨竹子的種類,到如今能靈活運用,獨立完成花器與茶具,她們的轉變讓人動容。竹藝讓她們重新發現自己的價值,也為家庭和社區帶來新的經濟可能。」

主辦單位表示,此次作品以「宮廷藍」為主題結合地方特色竹材製作花器作品,類型多元且涵蓋實用的竹籃、竹帽、茶具,也包括創意性十足的花器、裝飾燈具與生活擺設。細膩的編織紋理與造型設計獲得高度好評,展現了傳統工藝與現代審美的完美融合。

農會理事長陳成添指出,竹條縱橫交錯如同人與人、人與自然間的連結。「這些作品不只是手工藝,更是文化的延續。竹藝不該只存在於過去的記憶,而應成為生活中一種美的展現與永續的產業可能。」

主辦單位表示,這項竹藝課程不只教會技術,更開啟了社區經濟的新方向。許多成員已嘗試將作品商品化,並與地方企業、文化市集接軌,逐步建立「竹夢趣」品牌,未來也期盼能與觀光、設計及環保產業結合,發展成為台中地區具代表性的地方特色經濟。

值得一提的是,展覽中的多件作品曾參加全國性工藝比賽並獲獎。主辦單位分享:「以前會覺得這些只是鄉下人用的東西,沒想到現在竟能當藝術品展出。甚至還有設計品牌希望合作,這讓我們很有信心。」

在場媒體也提問道,「若希望能夠將這項傳統手藝繼續傳承,注入更多新血發揚光大,那要如何報名呢?」主辦單位表示:「我們推廣部主要有兩班,一班是市政府補助資源運作,另一班則是農業部內部經費提供發展,雖兩班都有固定名額,但我們都會保留幾位少數名額歡迎給有興趣的學員報名參加!」

學員榮獲全國工藝競賽獎項之作品   圖:林怡伶/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