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海軍學會新聞網》(USNI News)報導,美國海軍尼米茲級(Nimitz Class)航空母艦「卡爾文森號(USS Carl Vinson,CVN-70)」11日離開中東地區的北阿拉伯海進入印度洋,結束中東部署,可能將循例取道經麻六甲海峽(Strait of Malacca)、南海(South China Sea),返回聖地牙哥(San Diego)母港。目前美軍在中東地區的軍事存在,還有另一艘航艦「尼米茲號(USS Nimitz,CVN-68)」繼續留守阿拉伯海執行威懾任務。
美國海軍因應中東局勢變化,特別是伊朗與以色列間衝突降溫,調整中東的軍事部署。地中海東部原先部署的5艘具備攔截彈道飛彈能力的導彈驅逐艦,現已縮減至僅剩「阿利伯克號(USS Arleigh Burke,DDG-51)」;其他如「保羅伊格納修斯號」(USS Paul Ignatius,DDG-117)、「奧斯卡奧斯汀號」(USS Oscar Austin,DDG-79)等艦已離開該區域。但考量紅海局勢仍具挑戰性,美國改以2艘獨立部署的驅逐艦「佛瑞斯特舍曼號(USS Forrest Sherman,DDG-98)」與「特魯斯頓號(USS Truxtun,DDG-103)」應對相關任務。
當前熱搜:嗆檢「要押就押我一個」柯文哲稱「沒貪污」:只能安慰自己看守所免食宿
根據了解,卡爾文森號於2025年1月部署至西太平洋,在南沙群島和巴拉望島海域與3艘菲律賓軍艦舉行美菲聯合海上巡邏;2月參加法國海軍戴高樂號航艦(法語:Charles de Gaulle R91)和日本海上自衛隊準輕型航艦「加賀號(JS Kaga,DDH-184)」在西里伯斯海(Celebes Sea)和菲律賓海(Philippine Sea)的2025年多航艦聯合演習;3月訪問南韓釜山(Busan)後在日本海(Sea of Japan)與韓軍、日本自衛隊舉行「自由護盾」(Freedom Shield 25)聯合軍演。隨後應美國新任國防部長赫格塞斯(Pete Hegseth)決定,前往中東部署;3月28日從關島出發,4月15日抵達阿拉伯海並立即投入轟炸胡塞武裝(Houthi movement)的戰鬥。
今年6月,因應以色列與伊朗數十年來最嚴重的敵對狀態,美軍再從西太平洋地區調動尼米茲號打擊群,在中東地區形成雙航艦部署。但由於美國「午夜之錘」(Operation Midnight Hammer)行動成功,區域局勢降溫,美國海軍在全球部署中重新考量資源平衡,確保在中東與印太地區的戰略靈活性。卡爾文森號結束中東部署後取道印度洋返回,是否會在南海、西太平洋區域停留則還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