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路透社》報導,美國聯邦法官約瑟夫.拉普蘭特(Joseph Laplante)於週四(10日)再次裁定,禁止川普政府實施一項剝奪部分在美出生嬰兒公民權的行政命令,此裁決源於移民權益組織提起的集體訴訟,為了保護可能受影響的15萬名兒童,法官援引最高法院6月27日裁決中的例外條款,允許通過集體訴訟尋求全國性救濟,川普政府計劃上訴,而裁決將暫緩七天以等待上訴結果,此案恐涉及《憲法》第14修正案的公民權條款,引發對出生公民權的廣泛爭議。

綜合外媒報導,聯邦法官拉普蘭特在聽證會上做出裁決,同意移民權益組織的請求,將訴訟列為集體訴訟,從而允許他發布全國性禁令,暫時阻止川普政府的行政命令生效,該命令要求聯邦機構不承認那些父母非美國公民或合法永久居民的嬰兒,可能被剝奪公民身分並驅逐出境,預計每年將影響超過15萬名嬰兒,約瑟夫.拉普蘭特指出,剝奪公民權將造成無法彌補的傷害,並強調公民權是這世界上「最偉大的特權」。

延燒焦點:川普兩波對等關稅名單未見台灣 經濟學者:我國稅率可能低於20%

《路透社》說明,這次裁決是回應川普1月所簽署的行政命令,此前,四名聯邦法官曾發布禁令阻止該命令實施,認為其可能違反《憲法》第14修正案的公民權條款,然而,最高法院6月27日以6比3的裁決限制了法官發布全國性禁令的權力,但保留了集體訴訟,拉普蘭特在裁決中表示,集體訴訟是「更合適的選項」,並引用最高法院保守派法官艾米.康尼.巴瑞特(Amy Coney Barrett)的意見,強調原告仍可通過此途徑尋求廣泛救濟。

綜合媒體報導,美國公民自由聯盟(ACLU)律師科迪.沃夫西(Cody Wofsy)讚許此裁定,稱其將保護全國兒童免受「非法、違憲且殘酷」的行政命令影響,並對媒體表示,最高法院的裁決引發移民家庭「擔憂、混亂與恐懼」,但白宮發言人哈里森.菲爾茲(Harrison Fields)批評此裁決無視法律原則,指責法官濫用集體訴訟程序,並表示川普政府將全力抗爭。

《路透社》指出,這些法官援引美國最高法院1898年「黃金德案」(United States v. Wong Kim Ark)的判例,認為《憲法》第14修正案保障出生公民權,與父母移民身分無關,儘管最高法院近期裁決限制了全國性禁令,但約瑟夫.拉普蘭特的裁決顯示,聯邦法官仍可通過集體訴訟對川普政策提出疑義。

此案預計將繼續引發法律與政治角力。川普政府誓言上訴,而移民權益組織則準備擴大訴訟範圍。約瑟夫.拉普蘭特也坦言,他認為集體訴訟是更符合法律程序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