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長蔣萬安日前宣布將拆除公館圓環,不過該決定也讓地方擔憂,公館地區交通狀況更加惡化,使得原訂上月28日填平公車專用地下道工程遭喊卡。台北市政府30日針對公館圓環改善工程召開公聽會,民進黨台北市議員許淑華就直言,拆除工程無採納專家學者意見,同時拆除可能導致機車與公車混合行駛,忽略考慮機車族的安全,而他也對公館圓環改善工程提出兩建議。
許淑華表示,市府最初提出的版本僅由府內自行評估,完全沒有任何委外研究計畫,也沒有邀集專家學者進行討論,就先預設要拆除圓環。可以看出,整個決策過度草率,沒有縝密評估,在廣泛受到輿論關注前,如果沒有市民朋友、議員的壓力,更沒有公聽會。
當前熱搜:習近平失勢了? 中共中央政治局新設決策機構 引發權力變動猜測 美退將這樣說......
許淑華指出,公聽會中很多學者、民間團體,有提出一些專業建議,其實都非常完善,但市府都沒有蒐集、採納專業人士的建議,成為當初評估拆除圓環的考量。
許淑華也針對公館圓環改善計劃提出兩大建議。首先,將公館圓環改爲正交路口方案。她表示,新北市每天從中永和到台北的機車族非常多,市府目前的方案,完全沒有考慮機車族的安全,倘若將地下道填平,且車流量大,在機車與公車混行的情況下,安全風險會更高。除此之外,市府提出的機車、公車混行方案,應評估是否增設交通號誌,來達到有效的控制跟管理。
許淑華續指,其次,改善工程需顧及民眾的安全。她表示,羅斯福路四段123、119、113巷的居民,可能因為圓環拆除,且車流量大,可能會讓車輛被迫進到社區裡來,影響民眾人身安全。她也以大巨蛋為例,8年前在整體評估時,對面的復盛里居民也擔心,會不會因為大巨蛋啟用而導致車流變大,而到社區裡,影響居民生活品質。經過居民抗議後,她積極協助爭取,才沒有讓車流進到社區,減少里民日常生活衝擊。
她表示,目前北市府編列6300萬要進行公館圓環拆除及填平工程,按照先前委員會決議是先行暫緩,她呼籲,請市府謹慎評估,並匯集各方意見與居民確實溝通後,再決定圓環是否拆除。交通安全是政府決策不可忽視的議題,一定要謹慎評估,回歸「安全第一、使用者為本」的精神原則,守護用路人的安全。

台北市議員許淑華針對公館圓環改善工程提出兩建議。 圖:翻攝自許淑華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