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總統大選前,台灣的內外政經局勢原本就相當地嚴峻險惡,外界也普遍認為,無論誰當選總統,新任總統本來就是很難稱職做好台灣領導人的政治角色,甚至必須面臨中國大陸的政軍促統極限壓力與美、中政經夾殺的困境,以及攸關台灣科技產業發展的能源政策問題。賴清德當選總統後,這樣的政經壓力與軍事危機並未緩和消除,甚至因為「朝小野大」的紛爭政局,重大施政寸步難行,中央政府總預算被大刪或暫時凍結,導致政府失靈或失能窘境頻頻發生,在野的藍、白陣營幾乎主導著近一年的政經脈動與議題內容。

絕地大反攻的政治大罷免行動,並非台灣政治發展的主流民意,缺乏政治正當性與說服力,原本走來並不被外界所看好。直到今年3月13日賴清德總統的因應台灣面對國安及統戰威脅的17項策略公布,並將中國定義為《反滲透法》所指涉的「境外敵對勢力」,拉高「抗中保台」政治聲量,才讓大罷免藍營立委的行動產生加乘延燒作用,也讓賴清德520總統就職演說的「新兩國論」強硬主張取得戰略優勢力量的憑藉,讓大罷免藍營立委與國家安全問題似乎畫上了曖昧的等號關係,造成第二階段的罷免藍營立委連署行動迅速蔓延,預估有近30席藍委即將面臨第三階段罷免投票的殘酷考驗。

是以,賴清德的反守為攻的政治肅殺與壓制作用,可以說是操作成功,當然,其中大行搜捕罷綠立委的國民黨各地死亡連署的黨工產生的寒蟬效應,以及讓在野黨操作大成功的10多萬人走上街頭大遊行與抗議活動,「反操作」所促成的通過罷免藍委數量激增的大反撲效果,也是臨門一腳的政治助力!

這也是為什麼賴清德總統的3月民調結果可以迅速攀升6到7個百分點的重要因素(此可從美麗島電子報3月國政民調賴清德的信任度與執政滿意度觀察得知),然而,4月初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57個國家課徵對等關稅,台灣股市連續重創大跌3天,大盤指數蒸發了4千點,融資斷頭或斷臂停損了1千億以上的台幣,股票族或數百萬的散戶哀鴻遍野受傷慘重,縱使4月9日川普又宣布暫緩實施90天以便各國得與美國進行談判,後來1個多月以後台灣股市的「川普缺口」也已回補,但散戶的嚴重受創,資產也已大幅縮水,民怨四起;再加上先前護國神山台積電宣布要到美國設廠投資超過千億美元,護國逐漸凋零,神山即將不再,台灣民眾對川普總統的美國與賴清德政府的不信任指數增加,美麗島電子報的4月國政民調結果,賴清德總統的信任度與執政滿意度重挫了有8點多的百分比,到5月執政週年時仍然在此低空徘徊,5月國政民調結果,賴總統的執政滿意度也一樣地瀕臨接近死亡交叉的政治局面。

根據美麗島電子報5月國政民調結果顯示,賴清德政府的非核家園政策遭受極大的挑戰,不認同者為55.1%,高於32.7%認同者有12.4%之多;認為賴清德的台獨立場者仍有47.2%之多,這還不包括選項中還有4.9%認為賴是先維持現狀,以後台灣獨立,以及12.7%的先維持現狀再打算是否獨立;賴清德的兩岸併購說,認為中國應主動向台灣提出條件者有46.6%,僅有18.4%不認同,但在選項之外也有7.8%的人表達不贊成統一;認同賴總統說國眾兩黨的路線基本上就是一個中國原則的有46.4%,不認同的有37.6%。

顯然,賴清德總統520執政週年不提兩岸主張,但在前幾日接受媒體訪問的「兩岸併購說」論述,不論外界各自解讀為「有條件統一」或受美國壓力下政治控管的緩和兩岸敵對關係說法,只能換來其民調聲勢的短暫止跌政治效果,台灣多數民眾仍然認為賴清德是傾向台灣獨立立場的「務實工作者」,但受制於美、中的共同控管態勢依舊,不大可能往「法理台獨」的方向去衝撞挑釁,而對於國眾兩黨的比較親中路線也不會給予好的臉色看,賴的抗中保台操作應該還會持續進行但會緩和許多,其兩岸併購說也只是料定中國大陸不會接受或順藤摸瓜的混淆視聽權宜之計,吃吃中國大陸豆腐的嘲諷之語,兩岸關係發展也不會因此有所突破或翻轉,根本不用過於當真。

總之,「不惹事」的賴清德總統520執政週年,是不想在6月初到中旬罷綠委第二階段連署完成截止日期之前,造成「提油灌火」幫助在野黨罷免聲勢,等到過了這段轉折期之後,賴清德為了讓大罷免藍委行動能夠沸騰延燒到罷免投票,勢必會對國民黨罷綠委的死亡連署行為進行第二波的司法與政治操作,直指國民黨中央,甚至到黨中央幹部與朱立倫黨主席及其身邊的政治幕僚,這恐怕就是真正攤牌決戰的開始,至於抗中保台的政治操作會否再起?則仍屬未定之數,還難加以預料!

作者:陳淞山,前總統陳水扁辦公室主任。

現正最夯:全球搶黃金!中國猛買 瑞士轉運 市場在怕什麼?

本文轉載自美麗島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