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鑽向敵人的心臟!」,當年韓總一聲令下,不知讓多少審美疲勞的支持者瞬間精神抖擻。這句話的背後,除了對於政治生存的激昂呼喚,也揭示了在當今政治環境中,認知與戰略的密切關聯。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邏輯成為了執政黨與在野黨之間爭鋒的利器,而沙盤推演掌握「話語權」則是制勝的關鍵。
邏輯死角 每回都能神轉折
延燒焦點:王小棣先向認真做事卻被罷免的立委致歉 再請他們記得禮義廉恥
此刻的政府,重大議題的論述不夠簡潔,難以深入基層民眾語言,為何不能論理與說情雙軌並行?你和藍白政客談邏輯,他立刻和你談感覺。你談事實,他還是跟你講感覺。等你遷就聊感受,他馬上撿起「政府公告」和「白紙黑字」,這種胡攪蠻纏的「進階對話術」,說到底就是不讓議題有解方。你批評他炒作輿論,他立刻轉彎說「這是人民的聲音」。當你認真推動政策,認知戰對他們來說,就是一場你死我活的「話語權之戰」,比八點檔還要狗血精彩。
近期許多次朝野攻防,DPP 都慘敗,例如普發一萬、愷愷案加重殺兒少刑責、還假於民5天、子孫不用上戰場,為什麼會說不過在野黨?舉例來說,看護市場崩盤問題,不意外未來責任會推給執政黨,然後一路急診重症ICU要收尾,之後就是大量重症塞車和醫療糾紛,會更多人從醫院離職。
無獨有偶,823還有個能源政策公投,這是永遠可以「丟球再丟回來」的議題。核廢料怎麼處理?沒人在乎,真要對決?講多元發電,你丟燃氣議題,他立刻跟你討論燃煤問題;你轉到太陽能、風力,他就拿大量執行面官商勾結的瑕疵開砲;談談太陽能跟風力,他說太慢,我們說非核家園已經有一些成果了,他現在要跟你討論核電為什麼不能重啟?你想請他負責討論核三,哼哼,下一題!判斷題秒變申論題,永遠無法真正進展。
這種能源討論,就像十萬個冷笑話的無限循環。專家講科學證據,他們答「龐雜感覺」;你談效率與風險,他們怒轟你站在「財團利益」。各種議題全是浮動關卡,真理感全靠誰的大聲公比較會搶音量,內容全靠「轉移焦點」和「見縫插針」,沒什麼進步,只是在同一堆迷霧裡打轉。
理智辯論?玩弄話術才是生存新美德
認真說,台電也真是有夠笨的,沒事發發新聞稿只要宣布要到信義區、台中這些「指定地點」選新場址,看看藍白反應為何?執政黨要對在野黨發起的議題要有沙盤推演跟細膩的論述,或者行政部門要有自己主導性的議題。
此時此刻,任何政見或專業分析都只能變成表演。你只要少說一句話,馬上就有對手見縫插針;你講得仔細一些,他立馬用「四兩撥千斤」混過去。政策討論的現場,就像下棋一樣充滿障眼法,但這棋盤早變成「誰會亂講話,誰就能獲勝」的亂場。說白了,誰更瘋,誰更會玩弄話術,誰就是輿論戰主場王,誰說重機上國道不行,腳踏車也可以上國道啊,高速公路不是應該要有行人走道嗎?
不怕比誰比較瘋,以氣勢取分,誰怕誰?為何不發一萬?為何阿北不能出來投票?為何蓋牌美國關稅%數?為何不去救災?這是所有訊息的堆疊跟總爆發。所有這些作為,根本不是為了解決什麼問題,純粹是為了延續政黨氣勢,到下一個選舉、下一場輿論熱點。什麼小題材都能被放大,什麼行政瑕疵都能被無限上綱。
這就是今日台灣,邏輯和事實是政客表演台上的絨布幕,誰在乎?最可悲的不是誰獲勝,而是整個社會終日被拖進謠言與唇槍舌劍的泥濘裡,原地打轉。你以為在討論政策,其實只是看誰先被噪音鬧死。老毛「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依舊是個策略藝術,可下次真的要「鑽向敵人心臟」,或許首先要找到台灣自己的生存還在不在。正常對付這種認知戰,就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論理說情都要有,蓋過就贏了,而不是只有費力去解釋。或許,民進黨該重建多年前、甚至是在野時期那股會「說故事」感動人民的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