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立委鍾佳濱在今(28)日立法院財政委員會中關切壽險業的股利發放情況,詢問金管會主委彭金隆,在新台幣升值衝擊資本適足率(RBC)下,是否該「保留銀彈」,不要把去年所賺的盈餘於今年配息時發放出去?對此,彭金隆表示,經提醒後,確實有一家壽險公司表態會調整股利政策,但金控旗下的壽險公司則尊重其依專業判斷決議。
彭金隆指出,壽險公司在發放股利時,其帳面上的現金跟實質能配發的金額,「即便在太平時期,不是說帳上有 100億的淨利,就能全數配發 100億」,依金管會現今規定,配息應限於盈餘 20%左右,本來就很保守。此外,在上個會期時也有委員質詢這件事時,也已提醒業者審慎考量股利政策。
延燒焦點:台幣近月狂升 金管會:每升值1元 壽險業虧損約2千億台幣
彭金隆指出,目前壽險公司可分為金控旗下與獨立經營兩類,一般獨立的壽險公司會召開股東大會來決議股利配發政策,但表示,經提醒後,確實有一家壽險公司表態會調整股利政策。
至於金控旗下的壽險公司,彭金隆指出,他們本身不會開股東大會,而是由董事會來取代,故本身就能決定股利政策;另外,其股利也並非由壽險公司來配,而是由金控母公司發放。
彭金隆補充,依《金控法第53條》規定,金控母公司對子公司有強制增資的義務,所以對那樣(股利政策)的顧慮,可能與一般獨立經營的壽險公司不同,有了發放額度於盈餘的 2成之下的規範,加上有母公司金控層次考量及法定增資義務,且金額也不大的情況下,則尊重其依專業判斷決定是否發放股利與金額。
鍾佳濱問到,未來壽險業有很大部分的「未實現資產」將進到損益表,金管會如何透過新的財報編制準則,來調整長期與眼前的矛盾?是否採取半年日均價匯率?亦或是用什麼方式來限制其股利發放?對此,彭金隆表示,金管會還在研議中。保險業的財報編制準則應遵循 IFRS(國際財務報導準則)的精神,但是 RBC 的填報手冊或是未來的 ICS 是有另一套準則來計算。不過財務報告編制準則也是一套法定的工具,「我們會想想看,這也需要社會的共識;而金管會又是一個財報的主管機關,這部分我們會更審慎。」

立委鍾佳濱以圖卡顯示,舉例高鐵發放股利的例子,詢問彭金隆針對壽險業股利政策的規範。 圖:國會直播頻道YT

鍾佳濱問到,未來壽險業有很大部分的「未實現資產」將納入損益表,金管會如何透過新的財報編制準則,來調整長期與眼前的矛盾? 圖:國會直播頻道Y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