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美國、英國及歐洲媒體經聯合調查後揭露,俄羅斯透過一套精密的跨國金融網絡,規避西方制裁並秘密支付中國軍備採購款項,背後主導機構之一為吉爾吉斯的「中亞資本銀行」。
根據國際媒體調查,該網絡以吉爾吉斯的「中亞資本銀行」為核心,與俄羅斯國防部主要合作銀行俄羅斯工業銀行(PSB)合作,由後者負責支付供應俄軍的中國武器款項。這一網絡被指為協助俄方繞過制裁、持續獲取軍備的關鍵管道。
精選報導:謝步智觀點》印空戰為何慘敗? 非戰機、導彈不行 「超視距多平台聯合作戰」是關鍵
消息指出,該陰謀的關鍵聯絡人為親克里姆林宮的摩爾多瓦寡頭伊蘭·肖爾(Ilan Shor),他目前已遭美國制裁。《彭博社》資料顯示,肖爾擁有涉案金融公司 A7 約 51% 的股份,該公司涉入制裁逃避活動,其餘 49% 股份則由俄羅斯軍隊公安局控制。

據悉,在 2025 年 1 月以前,吉爾吉斯的「凱列梅特銀行」曾是該非法交易體系的核心。隨著美國財政部外國資產控制辦公室(OFAC)於 2024 年夏季指出,該銀行官員與俄羅斯政府及被制裁銀行 Promsvyazbank 存在協調行動,美方已對「凱列梅特銀行」祭出制裁,迫使其退出該計劃。
不過,該網絡迅速轉移至「中亞資本銀行」。幾位前「凱列梅特」高層被發現轉任該銀行要職,使整體操作得以延續。目前,「中亞資本銀行」甚至成為唯一獲許進行俄羅斯跨境盧布交易的銀行,地位顯著提升。
歐洲聯盟對此發出警告,要求俄羅斯立即停止敵對行動,否則將面臨新一輪制裁。然而,只要這類迴避機制仍持續存在,部分歐盟制裁措施的效力恐將大打折扣。

歐洲聯盟對此發出警告,要求俄羅斯立即停止敵對行動,否則將面臨新一輪制裁。 圖:翻攝自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