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吃早餐可能不但無法瘦身,還會讓身體代謝變慢、暴食風險升高。減重醫師蕭捷健指出,許多人誤以為少吃一餐就能更快變瘦,實際上反而會拖慢代謝、導致體重反彈,甚至增加糖尿病與心血管疾病風險。他在YT上分享如何正確吃早餐,本刊為您整理出蕭醫師提到的12項關鍵,協助民眾掌握代謝節奏,從清晨開始提升燃脂效率。
蕭捷健表示,人體如同機器,早上需要能量啟動,早餐則是「開關」。他提醒,若完全不進食,身體會進入省電狀態,不僅燃脂能力下降,還可能導致中午暴飲暴食。他建議若早上沒有胃口,也應延後補充蛋白質,例如茶葉蛋或豆漿,以啟動代謝。
對於須從事高專注力工作或高強度運動者,他強調早餐不能省,否則低血糖將影響表現。他也指出,吃對早餐比是否進食更關鍵,能讓身體進入燃脂模式。他引述研究指出,日本上班族若每週不吃早餐超過3天,肥胖風險升高12%;德國研究顯示跳過早餐的人罹患糖尿病風險高出32%;美國研究更發現,15年追蹤後,不吃早餐者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40%。
蕭捷健說明,早餐若搭配得當,能帶來三項關鍵好處:第一,有助於穩定血糖,避免午餐前血糖驟降導致暴食;第二,可迅速啟動身體代謝機制,提升整日燃脂效率;第三,透過高蛋白與高纖維的組合,可延長飽足感,減少零食攝取、避免亂吃垃圾食物的情況。
為了協助減重者建立正確的早餐策略,蕭捷健提出的12項建議如下:
1. 每餐務必攝取20至30克蛋白質,如水煮蛋、無糖豆漿、雞胸肉、優格等,有助維持代謝與飽足。
2. 選擇低GI碳水化合物,如地瓜、全麥吐司、燕麥片,避免血糖快速波動。
3. 拒絕高GI食物,如白吐司、台式麵包與鬆餅,以防止血糖飆升後快速下滑。
4. 早餐中加入健康油脂,如酪梨、堅果或橄欖油,不僅能延長飽足感,也有助於脂溶性營養素吸收。
5. 增加膳食纖維與維生素攝取,例如燙青菜、蘋果或沙拉,能促進腸道蠕動與消化效率。
6. 外食者可選擇便利商店組合,如無糖優格加堅果、茶葉蛋配香蕉,或地瓜搭配豆漿。
7. 早餐店點餐時,可選擇荷包蛋與肉排,並主動要求「不加醬」、「不加煉乳」,以避免隱藏熱量。
8. 避免含糖飲料,包括加糖豆漿與奶茶,一杯含糖豆漿糖分可超過10克,奶茶更是糖脂炸彈。
9. 避開油炸類食品,如蔥油餅、燒餅與油條,熱量過高且營養密度低。
10. 不建議食用甜點型早餐,如煉乳吐司與鬆餅加糖漿,會讓血糖大起大落並加速脂肪堆積。
11. 高糖水果如芒果、鳳梨,或去除纖維的果汁也應斟酌攝取,以免破壞減脂成效。
12. 若早晨要進行跑步或重量訓練等中高強度運動,建議先攝取香蕉或地瓜補充醣類,避免低血糖與肌肉分解;至於瑜伽、伸展等低強度活動,則可空腹進行,並可搭配無糖黑咖啡或茶葉蛋等補充品,幫助脂肪燃燒與保護肌肉。
他指出,許多人覺得外食無法兼顧健康,但只要掌握「一份蛋白質、一份低GI碳水、一些好油脂」的原則,即使是在便利商店或傳統早餐店,也能吃出代謝效率。至於運動與早餐的搭配問題,他說明,關鍵在於運動強度。如果是讓心跳加速、消耗大的訓練型活動,應事先攝取澱粉類食物;若是低強度活動,雖可空腹進行,但若加上咖啡因與蛋白質,有助脂肪氧化與降低肌肉流失機率。他強調:「運動前並非完全不能空腹,但一定要看活動性質與身體狀態來搭配。」
最後,蕭捷健總結表示,早餐不是用來「填飽肚子」,而是給身體一個訊號:「我想變健康,我正在改變。」只要透過正確的飲食搭配與選擇,不論是自己準備或是在外用餐,都能把早餐變成減重最有力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