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連日豪雨造成新竹縣多處地區積水,地勢原本平坦的新豐鄉松柏村卻因都市重畫區填高,淪為低窪積水熱區。尤其明新街 200 巷周邊地勢被坪頂、明新兩大重畫區夾住,導致每逢強降雨即積水不退,讓當地居民苦不堪言,形容「只要下大雨就提心吊膽」。長年積淹水問題也終於引起民代重視,新竹縣議員何智達在議會臨時會中正式提案,建議縣府應設置大型排水箱涵,解決結構性排水不足問題。
何智達指出,松柏村原為地勢平整甚至略高的住宅區,但在都市發展過程中,兩側重畫區為利建築開發紛紛填高地基,反將原有地勢擠壓為集水低地。每當強降雨或颱風來襲時,雨水無處宣洩,積水甚至倒灌至住戶家中,長期影響居民生活品質與財產安全。他直言:「只要一下大雨,居民就得開始備水閘門、移動車輛,甚至有家庭多次被水灌進屋內,無法安心生活。」
為徹底改善積水問題,何智達建議在松柏街沿線設置大型排水箱涵,延伸至德昌街,並與現有排水幹線銜接,讓雨水得以迅速外排。他強調,光靠清疏側溝、局部改善無法根本解決低窪地長年積水的結構問題,「必須正視當地的地勢變化與都市計畫失衡,才有可能真正還居民一個安全的家園。」
地方居民則普遍支持議員提案,有居民表示:「這個問題真的困擾我們很久了,每次下雨都怕到睡不著,已經不是偶發事件,而是年年都會來的困境。」也有長者反映:「年輕時這裡不會淹水,是近幾年蓋高樓、填地以後才變這樣。」
對於議員與民眾訴求,新竹縣政府回應,已與工務、水利等相關單位進行初步討論,後續將邀集新豐鄉公所辦理現地會勘,並評估技術可行性與經費需求,請鄉公所正式提案,爭取計畫支持,期盼能加速解決當地排水問題。
新豐鄉長徐煒傑則指出,松柏村確實因重畫區填高導致地勢改變,目前公所已著手清疏既有排水系統,並嘗試以局部工程改善積水狀況。他舉例,建興路過去也因地勢低窪,每逢強降雨即淹水,後來成功爭取中央經費施作雨水下水道工程,於前年完工後明顯改善。「松柏村的狀況我們持續關心,也會循例分階段向上爭取資源改善,不讓居民再為雨天發愁。」
桃園市中壢區中新地下道也傳出積水封閉消息,呼籲用路人提前改道,避免耽誤行程或發生危險,地方政府亦已啟動抽水與排水作業,全力應對。

中壢中新地下道因為抽水馬達故障造成封路,前往該區域民眾注意道路訊息。 圖:翻攝自我是中壢人,魏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