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媒體《Defence Blog》7日報導,印度旁遮普邦霍希亞普爾(Hoshiarpur)發現疑似中國霹靂-15(PL-15)遠程空對空導彈殞地,經確認為巴基斯坦空軍使用的PL-15E出口型,殞地時無人傷亡。此事件正值印度與巴基斯坦因克什米爾帕哈爾加姆(Pahalgam)恐怖攻擊事件引發緊張對峙,凸顯南亞地區軍事局勢升溫。

PL-15導彈由中國「空對空導彈研究院」開發,射程達200至300公里,配備主動雷達導引頭與雙向數據鏈,具備超視距作戰能力。巴基斯坦自2021年起獲中國供應PL-15E,裝備於JF-17三型戰機,強化其空戰實力。近期,中國緊急向巴基斯坦交付PL-15導彈,據稱部分來自解放軍自用庫存,而非出口型號,顯示中巴軍事合作深化。

印度軍方推測,殞地導彈可能由巴基斯坦JF-17戰機發射,針對印度空軍陣風或蘇-30MKI戰機,卻未擊中目標,墜落印度境內。印度空軍擁有法製流星(Meteor)導彈,射程約150公里,雖略遜於PL-15,但搭配陣風戰機的先進雷達,具備強大抗衡能力。有分析認為,巴基斯坦展示PL-15E旨在威懾印度,但其雷達與作戰網絡能力相對有限,難以完全發揮導彈潛力。

此事件暴露中巴軍事聯盟對印度的潛在威脅,也引發國際社會對南亞衝突升級的擔憂。專家警告,若印巴衝突惡化,可能引發核武對峙,進一步影響區域穩定。印度已提升軍事戒備,並考慮對巴基斯坦採取報復措施,同時密切監控中國在區域的軍事動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