剴剴案」備受社會關注,行政院會明(8日)預計通過「兒童托育服務法」草案,將0至2歲托育規範單獨立法,完善兒童權益保護。政務委員陳時中今(7日)下午表示,新法將提高保母的執業資格、管理透明化,並要求托育機構保存錄影30天並上傳雲端。

「剴剴案」將於13日下午2:30一審宣判,行政院也由衛生福利部擬具「兒童托育服務法」草案,經陳時中審查整理竣事,明天院會討論通過「兒童托育服務法」草案後,將核轉立法院審議案。

陳時中說,該草案提高居家托育的位階,提高執業資格;透明化托育機構的管理包括列帳查核、公布收費等。該草案也規定托育機構要保留監視器錄影影像30天,並上傳雲端,雖然該項規定引發托育界的強烈反應,但站在保護兒童和社會公義的角度,再加上不時傳出托育不當對待的案例,政府決定參採專家意見,不允許不當托育案件出現證據不足的漏洞,但調閱監視器影片需要在一定條件(例如有一定事證)下才會進行。

陳時中指出,子法部份也將規範托育機構不預約訪視,若收到通報或有事證的條件下,可以進行不預約訪視。該草案也有違規保母記點制,以及違規托育人員的究責,違規者可能會處以1至4年的停約,嚴重者可能終身不得任用並公布姓名。但違規托育人員也可能改名換姓後重新收托,有人提議,是否可能進一步公布違規者的相片,他說,嚴格把關幼兒照顧,也牽涉個資保護和是否牴觸工作權等問題,還需要進一步研究。

為加速托育機構公共化和增加托育機構布建,該草案也放寬學校釋出空間作為托育的規定,不需要變更使用執照就可用於托育;至於公有地則無償釋出給非營利法人托育機構使用。「兒童托育服務法」草案共有6章、78條,除了母法外,還有19項子法要配合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