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政部國土管理署今(7)天表示,依據ISO14064-1組織層級溫室氣體盤查標準,針對國內79座每日污水進行盤查作業,經統計結果發現「外購電力」為主要排放來源,占全國公共污水處理廠總排放量的63.2%,後續會進一步針對高耗能設備,依耗能狀態汰換老舊設備,並就廠區碳排放熱點,協助各廠規劃合宜的節能、減碳操作措施,以及導入低耗能水處理技術及程序等方式,以達公共污水處理減碳的目標。

因應全球氣候變遷及推動國家「2050淨零碳排」政策,國土署於112年辦理公共污水處理廠碳排放盤查作業,今(114)年首次完成盤查全國79 座公共污水處理廠,經統計結果得知,112年溫室氣體總排放量為每年26.3萬公噸二氧化碳當量, Carbon Dioxide Equivalent (CO2e),經由盤查可清楚掌握各類型污水處理設施的碳排特性,也是為國內下水道建設奠定制度化碳盤查及減碳策略的重要基礎,將有助於低碳轉型的執行。

國土署表示,去(113)年在「全國公共污水處理廠智慧管理雲平台」已擴充碳盤查系統,經由「碳排放自動計算」功能,實際收集每座公共污水處理廠的處理水量與用電數據,自動估算溫室氣體排放量,後續串聯相關減碳行動方案,包括導入低碳處理技術、回收與再生能源應用,以及 AI 智能減碳操作分析功能等措施,逐步提升減碳效能與系統管理效率,積極落實2050淨零碳排國家政策。國土署指出,隨著國內公共污水下水道接管率提升,讓民生污水獲得妥善處理,持續推動家戶接管將可逐年減少甲烷排放及達到溫室氣體減量效用。

這次依據ISO14064-1組織層級溫室氣體盤查標準,針對國內79座每日污水進行盤查作業,經統計結果發現「外購電力」為主要排放來源,占全國公共污水處理廠總排放量的63.2%,後續會進一步針對高耗能設備,依耗能狀態汰換老舊設備,並就廠區碳排放熱點,協助各廠規劃合宜的節能、減碳操作措施,及導入低耗能水處理技術及程序等方式,以達公共污水處理減碳及環境永續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