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軍事雜誌《艦載武器》最近一篇文章,揭曉第六代戰機殲-36戰術指標。這款尚在研發的隱形戰機被賦予了一項特殊任務,那就是在台海衝突爆發時,前出 1 千公里封鎖關島領空 2 小時,同時壓制美軍 B-21 轟炸機的優勢。

軍事專欄《栗子評述》今(7)日發文表示,關島不是普通軍事基地,它是美軍在西太平洋的「戰略扳機」。B-21「突襲者」從該處起飛,能在第一島鏈附近徘徊數小時,用遠程導彈撕開中國的防空網,甚至為 B-52 這類老式轟炸機開闢安全走廊。

中國現有的殲-20 機群雖然數量龐大,但腿短、隱身性能有缺陷,面對 B-21 「打了就跑」戰術會陷入被動。

關島是美軍在西太平洋的「戰略扳機」 圖:翻攝自栗子評述

而殲-36 與殲-20 不同,殲-36 可全向隱身,具備更大武器艙,能超音速巡航。殲-36 目標很明確,那就是要在 2030 年前搶下全球首款第六代戰機的頭銜,把空戰前線推到美軍家門口。

換言之,這場競賽的本質不是單純的武器對抗,而是作戰體系的生死時速。殲-36 的封鎖任務,就是要打掉美軍最依賴的時間差。當關島基地的預警雷達被干擾,跑道被導彈壓制,美軍馳援台海的關鍵 48 小時就會減少。

中國要的不是永久制空權,而是用殲-36 爭取關鍵的「戰役間隙」,比如在登陸部隊搶灘時,讓美軍航母戰鬥群來不及進入攻擊位置。

圖為關島的美軍基地(資料照)。 圖 : 翻攝自矚望雲霄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 B-21 也有同樣反制邏輯。B-21 不需要天天在中國沿海行動,只要在衝突爆發首日打掉幾個雷達站和指揮中心,解放軍的作戰鏈條就會崩掉幾環。

另外美國總體實力比中國強大,若中國真對台灣出手,那身為盟友的美國很可能會展開行動,保護台灣同時讓中國付出代價。

B-21 不需要天天在中國沿海行動,只要在衝突爆發首日打掉幾個雷達站和指揮中心,解放軍的作戰鏈條就會崩掉幾環。   圖:翻攝自維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