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師呂秋遠捲入認領私生子爭議,律師王至德在其臉書「法老王-王至德律師」發文指出,或許外界搶著討論呂秋遠是否渣男,但他更在意的是呂秋遠有無打算盡身為父親的義務與責任。他直言,身為一個處理大量家事案件的律師,呂秋遠必然深知孩子在缺乏父愛的環境下成長,可能有的影響,卻仍堅決不肯陪伴,讓人不解。
王至德說明,根據目前資訊,呂秋遠與實習律師在實習期間發生關係,對方懷孕後儘管呂秋遠極力反對,甚至試圖透過調整工作內容勸說對方放棄生子,但實習律師仍堅持生下孩子。由於兩人並未結婚,依法必須由生父完成認領程序,孩子才能具備法律上的親子關係。
王律師指出,呂秋遠起初未認領,實習律師因此提起認領之訴。協商後,呂秋遠前往戶政事務所辦理認領登記,但實習律師堅持不撤回聲請,法院遂駁回訴訟,並將裁定全文公開,當中姓名並未遮蔽。
王至德指出,實習律師表示,在裁定曝光後,呂秋遠曾致電要求她配合說法,否則將公開雙方對話紀錄。考量孩子的未來,實習律師最終妥協,依呂秋遠要求發布五點聲明。然而,呂秋遠之後發文聲稱老來得子為私事,並指自己因情緒影響而就醫,需要調整後才能愛孩子,但實際上仍積極參與工作與社群活動,卻未曾探視孩子,連母親節也未與孩子共度。
王律師指出,實習律師感到被背叛,陸續揭露更多內幕,包括呂秋遠在孩子尚未出生時,曾以「受精卵」稱呼胎兒,並表示對「它」沒有感情。此外,孩子出生至1歲期間,呂秋遠從未探視過孩子。
針對法律層面,王至德說明,「認領」是非婚生情況下生父承認子女的法律程序,若生父拒絕,生母或成年後的子女可提起認領之訴,並經由DNA鑑定確認血緣關係。法院一旦認定親子關係,即可據此登記戶籍。認領主要影響繼承權與扶養義務,至於生父是否探視或陪伴子女,法律並未強制規範。
王律師最後強調,呂秋遠身為家事律師,理應了解孩子在缺乏父愛下成長的心理影響,卻選擇疏離與冷漠,令人痛心。他直言,社會應更關注孩子是否得到應有的陪伴與愛護,而非僅停留在渣男的道德批判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