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5)日立夏節氣到來,宣告夏季即將展開,5月也象徵進入「梅雨季」。部分民眾早已啟用除濕機因應潮濕天氣,也曾有民眾及藝人在社群平台分享,將除濕機蒐集的水煮沸後飲用,甚至用來熬煮高湯,引發熱議。不過,專家與內行人警告,除濕機水夾帶細菌與污染物,即便煮沸也難以消除風險,貿然飲用恐損害健康。

曾有網友在社群平台Threads上分享,對於除濕機蒐集的水感到困擾,不少人認為直接倒掉太浪費,於是紛紛提出各種再利用方式。有人表示,將水填充至掃地機器人、用於沖馬桶、清洗廁所、洗拖把、澆花或沖洗陽台地板;也有人建議倒入水箱、用來擦地、打掃玄關與樓梯間。有部分網友則開玩笑稱曾用來泡麵、熬高湯,甚至分享過拿去餵魚或給寵物喝的經驗。

雖然,有部分留言真實性存疑,但確有公眾人物曾因此引發討論。藝人丫頭(詹子晴)就坦承,為了節省開銷,曾連續4年將除濕機水煮沸後飲用。不過也有人提醒這樣做曾導致魚隻死亡或寵物出問題。此外,也有人指出,除濕水中夾帶無形濕氣與細菌,即使僅用於擦地也可能越拖越髒,澆花反而滋生異常黏粒。也有人提到,除濕機內部管線長期潮濕,若未定期清潔,細菌與汙染物容易混入水中,即使是看似純淨的水,實際上也不適合使用於身體相關用途。

除外,除溼機設備本身設計並非針對飲用需求,內部管線材料不符合食品級標準,且空氣來源也未必乾淨,因此奇想創造創辦人、被譽為台灣工業設計教父的謝榮雅也曾透過臉書提醒,除濕機水不可飲用。經濟部水利署過去亦曾建議,除濕機集水可用於沖馬桶或澆花,但嚴禁用來煮沸後飲用,以避免因細菌或管線污染而導致健康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