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波由美國總統川普掀起的「對等關稅」風暴,雖仍尚未實際施行,且面對美國金融市場、商界領袖和政府幕僚的勸諫壓力,川普日前對聯準會(Fed)及向中國加徵關稅的態度,也似乎有些放軟;但對於全球主要股、債、匯市已造成衝擊,且由消費者信心、通膨預期構成等「軟數據」,目前也持續影響著全球實體經濟的數據表現。

週二(22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才下調包括美國、德國和英國在內的多個國家的經濟成長預測,並與經濟學家和商界領袖一同對美國關稅可能造成的經濟損害發出警告。

▲上任時才信誓旦旦要「讓美國重返榮耀」(MAGA)的川普,如今他的關稅政策在貿易夥伴看來像是「災難」。

英國周三(23日)公布最新製造與服務業 PMI,四月份數據分別為 44 與 48.9,雙雙較前一個月下滑,且服務業的數據更低於預期;無獨有偶,德國製造與服務業也陷入低迷,四月份製造業 PMI 從三月的 48.3 降至 48;服務業 PMI 也從 50.9 下滑至 48.8,顯示消費者需求減弱。

研究公司 Pantheon Macroeconomics 的首席英國經濟學家 Rob Wood 表示:「毫無疑問,美國總統關稅的寒蟬效應已經減緩了英國的經濟成長。」但他補充說,但還不至於出現衰退。

這些資料,反映出歐洲兩大經濟體的經濟活動可能持續放緩,尤其是在經濟不確定性加劇及通膨壓力升溫下。若維持低於 50 的水平將意味著萎縮、企業信心受影響,投資的意願可能降低。據《CNN》引述標普全球(S&P Global)與漢堡商業銀行(HCOB)說法「關稅擔憂和不確定性,影響了企業信心和需求。」

而最新出爐的歐元區採購經理人指數(PMI)數據顯示,四月綜合 PMI 估值將自三月的 50.9 降至 50.1,僅略高於 50 的榮枯線。顯示四月的商業活動幾乎陷入停滯;歐洲央行(ECB)本月 17日宣布再降息 1碼(25 個基點)存款利率來到 2.25%,為自去年六月以來第 7 度降息。此反映出歐元區正面臨來自美國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與經濟復甦遲緩的雙重壓力。市場憂心,全球貿易緊張將進一步拖累歐元區經濟復甦。

▲因川普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重擊歐元區經濟復甦信心,歐洲央行(ECB)4/17日宣布再降息。 圖:翻攝自 X

在亞洲,韓國 2025 年第一季 GDP 年減 0.1%,為 2020 年第四季來首度萎縮,與 2024 年最後一季成長率 1.2%相比,出現逆轉;此外,韓國央行上週(4 月 17 日)發表利率聲明,指出由於長期的政治不確定性和貿易條件惡化,國內需求和出口均放緩,致國內經濟成長弱於預期。估今年韓國 GDP 成長率將低於二月預測的 1.5%、利率維持於 2.75%。

且受到川普進口稅的影響,韓國關稅廳報告指出,四月前 20天的對美整體出口額較去年同期下降了14.3%,且汽車和鋼鐵出貨量分別年減 6.5%和 8.7%。韓國股市指數近一個月來已下挫了 4.17%。

至於對美態度強硬的中國,雖首季的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 5.4%,優於經濟學家預期,不過該國仍陷於通縮疑慮,官方的刺激內需方案短期內也難見效果;《彭博社》也示警,受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亂拳影響,恐怕會拖累中國經濟前景。從下週將公布的製造業與非製造業 PMI 數據即可動見觀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