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門胡塞武裝近日在紅海地區與美軍的對抗持續升溫。當地時間 19 日,胡塞武裝發言人葉海亞·薩雷亞宣布,一架美軍 MQ-9「死神」無人機在薩那省上空遭地對空飛彈擊落,這是該武裝組織 24 小時內擊落的第二架同型號無人機。

美國《FOX News》報導,首席國安記者珍妮佛·葛里芬亦在社群媒體上證實,這是自 3 月 3 日以來第 6 架遭胡塞組織擊落的 MQ-9 無人機。根據美國國會研究服務部資料,每架 MQ-9 造價高達 3,000 萬美元,意味美方光在本輪衝突中,無人機損失已達近兩億美元。

自 2023 年 10 月巴以衝突升高以來,胡塞武裝多次聲稱擊落美軍無人機。公開資訊顯示,該組織已在不到兩年的時間內摧毀至少 20 架 MQ-9,其中 2025 年 3 月 5 日與 4 月 1 日分別通報擊落第 15 架及第 16 架,再加上此次 2 架,數量驚人。若將 2017 年以來的戰果納入計算,胡塞組織擊落的 MQ-9 總數可能已超過 20 架。雖美方未對所有擊落聲明予以承認,但多份獨立報告已確認至少 16 架遭擊落,創下史上單一非國家武裝擊落美軍無人機最多紀錄。

胡塞武裝的防空實力之所以被外界嚴重低估,主因在於其結合伊朗提供的技術與因地制宜的戰術。其防空系統涵蓋蘇製 SA-6 飛彈(經伊朗改良)、將 R-27T 空對空飛彈改裝的地對空導彈,以及伊朗專為反無人機設計的「358」飛彈。此外,胡塞還聲稱自主研發名為「巴勒斯坦-2」的高超音速飛彈,雖性能存疑,但足以對以色列和美軍構成心理壓力。

更值得注意的是,胡塞武裝擅長機動式游擊防空部署,分散火力、隱匿陣地,並結合地方支持與情報網絡,將低成本作戰發揮到極致。分析指出,他們常以單價僅數萬美元的飛彈擊落一架造價 3,000 萬美元的美軍無人機,形成明顯「效費比碾壓」。

胡塞武裝擅長機動式游擊防空部署,分散火力、隱匿陣地,並結合地方支持與情報網絡,將低成本作戰發揮到極致。 圖:翻攝自騰訊網

反觀美軍,對胡塞防空能力的輕忽也被視為自食苦果。長期將其視為「拖鞋軍」的偏見導致無人機缺乏電子對抗裝備,並持續依賴固定偵察路線,使飛行軌跡易於預判,成為標靶。加之葉門地形複雜,胡塞控制區域獲得高度民眾支持,讓美軍難以獲得精確情報。

美軍空襲胡塞武裝主要依賴航空母艦戰鬥群,但艦載彈藥有限,須優先保護自身艦隊,對無人機保護力不足。根據《美戰區新聞》報導,近期美軍中央司令部甚至罕見公開 F/A-18G「咆哮者」電子戰機攜帶 4 枚 AGM-88E 反輻射飛彈的畫面,顯示美方已不得不強化對敵方雷達與防空系統的打擊。

若美軍無法及時調整戰術,包括強化電子干擾能力與發展低成本反制方案,無人機損失恐將持續擴大。依目前戰損頻率推算,每月損失 1 至 2 架 MQ-9,年損失恐超 3.6 億美元,對美方造成沉重財政與軍力負擔。

此外,紅海局勢的僵持也暴露出另一層困境,胡塞武裝具備一定自我造血能力,其簡易飛彈生產線與伊朗持續援助,使其具備持久作戰能力。

近期美軍中央司令部甚至罕見公開F/A-18G「咆哮者」電子戰機攜帶 4 枚AGM-88E反輻射飛彈的畫面,顯示美方已不得不強化對敵方雷達與防空系統的打擊。   圖:翻攝自影片